2023年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
-
1.古诗词积累。
学校将举行诗歌朗诵会,请补写开场白中的诗句。
古诗是一幅幅草木明净的“无声画”,芦苇摇曳,先民低唱“①
古诗也是一首首声音清丽的“有声曲”。离别的愁绪,似杜鹃低语,“⑤
古诗还是一曲曲气冲斗牛的“正气歌”。文天祥精忠报国,发出了“⑨组卷:136引用:4难度:0.9 -
2.下面是九年级诗歌朗诵比赛的开场白,请帮助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中国风是什么?有人说,中国风是 ① qióng楼玉宇的恢 ② hóng大气,也是曲径通幽的 _____;有人说,中国风是热情奔放的那抹大红,也是恬淡雅致的那朵青花;更有人说,中国风是诗经国风的悠悠 _____,也是唐诗宋词的缕缕墨香。中国风像一条无形的 ③ niǔ带,将中国人紧紧联结在一起;中国风是一组秘而不宣的符号,_____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今天,通过诗词的文化盛宴,让我们发挥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都恰当的一项是A.高深莫测 吟唱 传递 B.含蓄隽永 绝唱 传递 C.高深莫测 绝唱 传承 D.含蓄隽永 吟唱 传承
A.今天,通过诗词的文化盛宴,我们发挥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B.今天,诗词的文化盛宴,让我们发挥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C.今天,通过诗词的文化盛宴,让我们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D.今天,通过诗词的文化盛宴,我们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组卷:38引用:5难度:0.7 -
3.经典引路,启迪人生。
以下是某同学对小说人物命运的理解所作的 A、B 两组批注。请你选择其中一组,结合小说人物内容,说说这样批注是否合理。组别 小说人物 批注 A 孙悟空(《西游记》) 好事多磨,终苦尽甘来 B 林冲(《水浒传》) 人生无常,终是意难平 组卷:30引用:3难度:0.5
二、阅读。
-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校学生会宣传组将制作“零碳亚运”宣传短片,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相关资料。
【材料一】
②零碳(carbon neutral)是全球最流行的词汇之一,目的是减缓气候变化。“零碳”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计算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减少碳排放,达到“零碳”——即碳的零排放。
【材料二】
③在杭州的亚运场馆里,活跃着一群神秘的工程师。他们要做的不是建高楼,也不是设计程序,而是要和看不见的“碳”来一次隔空较量——为杭州亚运会12座特级和一级场馆降碳。他们就是“零碳”工程师。
④据电力部门预测,亚运会期间总体用电量将达到1.6亿千瓦时以上,相当于排放8.6万吨二氧化碳,如此大的减排潜力空间,如何拓展?在“零碳”工程师陈若鹏的计划里,是要给空调装上感应装置。亚运会场馆无刻不在排放着二氧化碳。如何做到“零碳”?“其实就是抠出来的。”陈若鹏说。同为“零碳”工程师的倪飏就是从细节中抠出能耗。他建议将还没投入使用的场馆的双路用电全部切换至同一路,降低变压器损耗。等正式投用后,再切回双路用电。
⑤那偌大的场馆里,哪里的节能措施不到位?哪些设备最耗电?要想把这些理清楚,一个人能应付得过来吗?倪飏笑着扬了扬手机说:“我们还有帮手呢,‘双碳大脑’!”在“双碳大脑”上,场馆用能结构、负荷特征等数据是现成的,是否属于高耗能的结论却不是现成的。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需要结合实际来看。倪飏现场做了演示,在对照具体的用能设备使用情况后,他发现部分区域的空调已经安装调试完毕,但用电设备仍未关闭。在他的指导下,已经完工区域的用电设备及时关停,相应地,“双碳大脑”上的能耗数据稳步下降。站在数据的肩膀上去分析,节能降碳的这张网才能织密。
(选自《浙江日报》2021年11月16日,有删改)(1)根据材料,下列不符合“零碳”概念的一项是
A.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联动来实现空间内的通风、制热和除湿。
B.屋顶上安装风帽,利用温压和风压来保持空间内空气纯净。
C.体育馆空调设定为每天定时运行12个小时,无需人工操作。
D.用餐后留下的剩饭剩菜,将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
(2)【片头制作】宣传片的片头想呈现“‘零碳’工程师”的简介,请你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仿照材料一为其创建一条百度百科词条。
(3)【平台投稿】本期宣传片可以投稿给微博平台中“杭州2022年亚运会”的哪个话题?请选择并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A.亚运场馆
B.亚运美学文化
C.绿色亚运组卷:9引用:2难度:0.5
三、写作。
-
9.春节热播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很好地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了主流价值观,呈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华文化在面对人类挑战时,想的是带着地球去流浪,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大家庭。正如电影中所呈现的,“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请以“选择希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组卷:72引用:8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