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省吉安市初中生化学竞赛复赛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选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表相应空格内.)
-
1.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05MPa)以上时,水就处于超临界状态,该状态的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通常状态下水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它可以和空气、氧气及一些有机物均匀混合。如果超临界水中同时溶有氧气和有机物,则有机物可迅速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氮气、水等小分子化合物。有关超临界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35引用:2难度:0.7 -
2.人们可从铁钛矿(主要成分FeTiO3)制取金属钛(Ti),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
①FeTiO3+H2=Fe+TiO2+H2O; ②TiO2+2C+2Cl2=TiCl4+2CO; ③TiCl4+2Mg=2MgCl2+T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卷:26引用:1难度:0.6 -
3.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
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126He形式存在,月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32He形式存在,据估算月球土壤中吸附的42He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2
①He、32He属于同种元素42
②He、32He具有相同的中子数42
③He、32He核外电子数相同42
④He液化是物理变化32
⑤He核聚变是化学变化32组卷:242引用:2难度:0.7 -
4.“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组卷:186引用:3难度:0.5 -
5.在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后再往滤液里加入一枚铁钉,若铁钉无变化,则错误的叙述是( )
组卷:57引用:3难度:0.9 -
6.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乙腈(CH3CN)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已知相同条件下乙腈溶液的密度为d1,水的密度为d2,且d1<d2.若向质量分数为a1的乙腈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中乙腈的质量分数为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6引用:2难度:0.5 -
7.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g甲和w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05引用:24难度:0.7 -
8.现有Cu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a 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溶液50g,恰好完全反应。若将a g该混合物在足量H2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
组卷:119引用:2难度:0.5 -
9.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正确的是( )
A B C D X 大理石与
稀盐酸锌粒与稀硫酸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 Y 浓硫酸 浓硫酸 浓硫酸 浓硫酸 Z CO2 H2 O2 O2 组卷:127引用:8难度:0.7 -
10.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
组卷:115引用:3难度:0.9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
29.闪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据估计地球上年均发生31万余次的闪电。每当电闪雷鸣之时,空气中发生的一种反应为N2+O2=2NO.已知32g氧气和足量氮气化合成一氧化氮时要吸收180kJ的能量,假设某次闪电的能量为2.10×107 kJ,其中有
的能量用于这一反应,求:11000
(1)此次闪电所产生的NO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此次闪电的生成物相当于多少千克尿素[CO(NH2)2]的含氮量?组卷:53引用:2难度:0.4 -
30.已知CuO被C还原的产物是Cu2O(红色)。现有CuO和木炭粉组成的混合物4.36g,在高温下充分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产物。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能全部被过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得沉淀3.00g。试计算所得红色固体产物质量。
组卷:67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