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光 评价测试卷B》2023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8/15 21:0:1
一、选择题
-
1.在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之一的是( )
组卷:37引用:3难度:0.6 -
2.如图所示,其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8 -
3.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8 -
4.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
组卷:13引用:2难度:0.8 -
5.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87引用:3难度:0.9 -
6.光线以45°角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 )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7.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凸透镜15厘米处向距凸透镜40厘米处移动过程中( )
组卷:18引用:2难度:0.8 -
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
组卷:305引用:4难度:0.9
四、实验探究题
-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cm;
(2)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如图乙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基础上,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且成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光屏的 (选填“上半部”或“下半部”)移动。组卷:166引用:6难度:0.7
五、解答题
-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甲组同学正确安装和调节实验器材,他们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发光体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格中。表一(f=10厘米,物高H=4厘米) 实验
序号物距u
(厘米)像距v
(厘米)像高h
(厘米)像的性质 正立、倒立 虚像、实像 1 50 12.5 1 倒立 实像 2 35 14 1.6 3 30 15 2 4 20 20 4 5 18 22.5 5 6 15 30 8 7 12 60 20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中的像距和像高随物距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乙组同学使用相同的实验器材探究,但是与甲组同学的数据对比发现:当物距为35厘米时,他们所测像距为13厘米;当物距为15厘米时,所测像距为31厘米。若乙组同学测量读数正确,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若要继续探究凸透镜的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他们应该保证相同,不同来做该实验。组卷:222引用: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