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北宸附中发展群四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11/16 15:30:2
一、单选(本部分共有20道题,共60分)
-
1.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3.将稀盐酸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NaCl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混合后相关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5引用:13难度:0.5 -
4.金属R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3═R(NO3)3+3A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5.下列情境中,对是否做功的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5 -
6.如图所示的工具在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7.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对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8.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鹊”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案 A Cu粉 Zn粉 加入足量CuCl2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 B CO气体 CO2气体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C NaCl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蒸发 D BaCO3固体 BaCl2固体 加水溶解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后蒸发 组卷:38引用:8难度:0.5 -
10.在氯化钡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6引用:2难度:0.5 -
11.小乐将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等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后,撤离玻璃棒,反应能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固态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48引用:6难度:0.5 -
12.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5
三、解答题(本部分共有11道题,共73分)
-
36.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0.0g石灰石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石灰石中的杂质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组卷:21引用:3难度:0.5 -
37.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系列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表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1)“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椭圆形地球同步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为200千米,最远为5.1万千米。卫星离地球中心最近的点叫做近地点,离地球中心最远的点叫做远地点。卫星从近地点运动要远地点的过程中,它的动能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着陆过程中逐渐减速,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选定相对平坦区域后开始匀速缓慢垂直下降。在此过程中,若不考虑其质量变化,它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它的重力做功为 J。(已知“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质量为1000千克,月球表面的物体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为g月=1.63N/kg)
(3)“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表面后,展开太阳能电池帆板,对着太阳方向,太阳能帆板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 能。组卷:17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