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30 6:30:3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扁形人物又称“扁平人物”。福斯特认为“扁平人物在十七世纪叫作‘性格’人物。现在他们有时被称为类型或漫画人物。在最纯粹的形式中,他们依循着一个单纯的理念或性质而被创造出来;假设超过一种因素,我们的弧线即趋向圆形。真正的扁平人物可以用一个句子描述殆尽”。其中,“依循着一个单纯的理念或性质而被创造出来”意味着扁形人物来源于理式或抽象概念的模仿,是按照某一种意念或特征塑造而成的,而不是来源于对真实世界的直接描写。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某一种意念或特征”实质上包含了扁形人物被赋予的单一、抽象、独特而鲜明的人物性格。”真正的扁平人物可以用一个句子描述殆尽”是指扁形人物能通过具体的个别特性来表现普遍性的代表人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仅用一句话就可以把人物完整地描述清楚。如米考伯太太可以用“我永远不会舍弃米考伯先生”表现出她的全部性格。由此可知。扁形人物是对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类型化,定型化”人物形象的延续,是某一种理念、观念的化身,是性格单一、固定不变,极具概括性的人物形象。
为了使人们对扁形人物有更清楚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福斯特除了对扁形人物进行阐述外。还对扁形人物的特点进行了举例论述。福斯特认为扁形人物有两大特点:一是“扁平人物的好处之一在于易于辨认,只要他一出现即为读者的感情之眼所察觉。感情之眼与一般视觉不同之点在于前者只注意概念而非真实的人物”。强调扁形人物“依循着一个单纯的理念或性质而被创造出来”。并非现实中的真实的人物性格。是非现实化的人物。是某种概念的理想化人物。如《兰墨摩新娘》中的巴德斯东就是一个“没有欢乐,也没有一般仆从常有的种种私欲和痛苦”的人。他的一生就为了“隐瞒他主人家的贫穷”而活着,即使使用不诚实的方法也在所不惜,“不管说什么谎或打破什么盘子”。巴德斯东就是理念的化身。二是“他们易为读者所记忆。他们一成不变地存留在读者心目中,因为他们的性格固定不为环境所动。而各种不同的环境更显出他们性格的固定。甚至使他们在小说本身已经湮没无闻之后还能继续存在”。强调人物性格单一,固定不变。不为环境所改变。如《伊凡•哈林顿》一书中的女伯爵。她经历过许多事情,多到让人记不过来,但是可以用一向话来代表她的全部性格,“我们以父亲为荣。但是我们必须隐藏起对他的怀念”。
扁形人物能够直观表达作家的好恶。扁形人物的类型化特点使人物形象极易成为某种观念的图解,甚至成为某种精神的“代言人”。在文学创作中,由于扁形人物具有单一、固定的性格要素,这便于作家将更多的笔墨集中在人物的某一性格特征的表现上。直观地表达作家的好恶。扁形人物是某类理想化性格的代表。扁形人物多体现某种理念。是用简单线条勾勒出来的,被赋予独特而鲜明的性格特征,侧重于表现理想化人物性格。笔者认为。这种理想化的特征正是扁形人物单一性,类型化,平面化的另一种表现。纯粹的扁形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而文学作品中则时常出现。比如前文提及的《兰墨摩新娘》中巴德斯东这一人物形象。
(摘编自尹诗卉《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平人物在十七世纪的文学作品中时常出现。而在现代小说中并不多见。
B.扁形人物与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类型化,定型化”人物形象有某种关联。
C.扁形人物的性格虽然单一、固定不变。但独特而鲜明。极具概括性。
D.纯粹的扁形人物在文学作品中时常出现。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类人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大量引用福斯特的原话。意在梳理,论证福斯特关于扁平人物相关理论的观点。
B.文章列举《兰墨摩新娘》中的例子。赞扬巴德斯东这个仆从没有欢乐也没有私欲和痛苦。
C.文章在阐述福斯特关于扁平人物的特点时,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使脉络更清晰。
D.文章前两段论证扁形人物的内涵。最后一段递进为阐述扁平人物与作家创作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刻画最纯粹的扁平人物应当依据一个单纯的理念或性质,不能超过一种因素,否则扁平人物就会趋向圆形。
B.福斯特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把扁平人物的性格描述完毕。这表明他对扁形人物的不真实提出了批评。
C.《伊凡•哈林顿》一书中的女伯爵的形象易为读者所记忆。而读者很容易忘记《兰墨摩新娘》中的巴德斯东。
D.作家将更多的笔墨集中在扁平人物的某一性格特征的表现上,这使扁平人物的形象单一、固定。组卷:7引用:1难度:0.4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西尼罗河病毒最先攻击的是鸟的皮肤细胞。包括原本是帮助动物抵御疾病的免疫系统细胞。满载病毒的免疫细胞潜入淋巴结。释放出病毒“乘客”,让更多的免疫细胞遭受感染。这些免疫细胞从淋巴结扩散到血液和脾脏、肾脏等器官。从蚊子叮咬,到病毒在一只鸟的体内繁衍至数十亿。只需要短短几天时间。尽管扩增力惊人,但西尼罗河病毒单靠自己并不能从感染的鸟体内出逃。它们需要另一个载体的帮助来完成接下来的旅程——科学家称之为“媒介”。这时候就轮到蚊子登场了。蚊子从受到感染的鸟体内吸血,病毒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接着病毒入侵蚊子的中肠细胞,再入侵它的唾液腺,随时准备注射到新的鸟体内。
像西尼罗河病毒这种需要中间媒介的虫媒病毒。都需要有一种特殊的左右逢源的能力来完成它们的生命周期——蚊子和鸟类是亲缘关系很远的生物,体温,免疫系统机制和解剖结构都截然不同,西尼罗河病毒需要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都能旺盛生长,才能完成它的生命周期。虫媒病毒也给医生和公共卫生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这类病毒不需要人和人密切接触,就能在人群里传播。蚊子如同给病毒插上了翅膀。
仅凭一只被感染的鸟。是不可能引发全国性疫情的。病毒需要一个新的媒介来广泛传播。西尼罗河病毒的“好运”得来全不费功夫,它们能在美国62种蚊子体内存活,美洲大陆上生活的鸟也恰好给它们提供了栖息地。从鸟到蚊子再到鸟,西尼罗河病毒在短短4年内就在整个美国传播开来。感染鸟类的同时,病毒也在数百万人身上“登陆”,其中只有约25%的感染者会出现发热的症状。科学家估计,1999年至2013年,超过78万人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其中16196人发展成脑炎,1549例死亡。
西尼罗河病毒抵达美国之后,就进入了一个稳定的生命循环,而这个循环的节奏是由鸟类和蚊子的生命史来把控的。春天雏鸟降生,这些无助的小生命面对携带病毒的蚊子束手无策。整个夏天,感染病毒的鸟类数量持续攀升。新的蚊子通过吸这些鸟类的血而感染病毒,然后再去咬人。人们在一年中这几个相对温暖的月份往往待在户外,也就更容易遭到蚊子叮咬,从而感染西尼罗河病毒。
秋天气温下降,美国大部分地区的蚊子都死了,病毒也就不能继续扩散。如今人们还无法确切知道病毒是如何在没有昆虫寄主的情况下生存下来的。有可能它们暂时待在南方的蚊子体内,维持较低的种群数量苟且过冬。也有可能蚊子的卵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等来年春天卵孵化时,新的蚊子个体就已经武装好病毒,只等时机来到,再次进击。
抵达美洲后,西尼罗河病毒和其他虫媒病毒的发展前景甚为“乐观”。这是一片温暖潮湿的大陆。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让美国的平均温度不断爬升。气候科学家预测,未来几十年,这里的气温将继续上升,一些地区也将变得更加湿润,同时迎来更多暴风雨等极端天气。贝丝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乔纳森•索伟罗和同事对2001年至2005年发生的1.6万例西尼罗河病毒感染进行了回顾,同时关注了每次疫情暴发时的天气情况。他们发现,降雨量较大,温度和温度较高时,疫情更容易爆发。温暖、多雨和闷热的天气让蚊子繁殖得更快,也使其繁殖季节加长。另一方面,这种天气还能加速蚊子体内病毒的生长。看来,西尼罗河病毒已经在这片新大陆安家,而我们的“努力”也在让这个家变得更为舒适。
(摘编自卡尔•齐默《病毒星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尼罗河病毒最先攻击鸟的皮肤细胞和免疫系统细胞,进而扩散到鸟的血液、脾脏,肾脏等器官。
B.蚊子是西尼罗河病毒从鸟类到人类这一跨物种传播的关键因素,因为病毒本身不能从鸟体内离开。
C.能在蚊子和鸟两种不同动物的体内快速生长,完成生命周期,这是西尼罗河病毒特有的能力。
D.美洲的自然环境有利于西尼罗河病毒的生存和传播,如持续上升的气温、湿润的环境、多雨的气候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逃”“登场”“人侵”“注射”等词语,形象生动地将西尼罗河病毒在鸟类和蚊子之间传播的过程进行了描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
B.作者通过列数字的方式,对1999年至2013年西尼罗河病毒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做了具体的说明,使读者一目了然。
C.“蚊子如同给病毒插上了翅膀”运用比喻手法,说明西尼罗河病毒的传播是以蚊子为中介的,且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D.对美洲自然环境的介绍,是为了说明西尼罗河病毒的生存条件,并在结尾处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希望人类为家变得更舒适而“努力”。
(3)简要概括文中画横线句子“西尼罗河病毒抵达美国之后,就进入了一个稳定的生命循环”一句中“稳定的生命循环”的具体内容。组卷:13引用:2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兰花香
陈敏 刚入春,扶贫攻坚战就打响了。领导说给我觅了个“对象”,叫老懒,让我先去认识一下。我去时,老懒眯着眼,正卧在麦草垛里晒暖暖,他的脸年久日晒,成了绛紫色,黑红中透出光亮,像一块腌制多年的腊肉。
据邻居俩老姊妹讲:老懒懒得很,给他往脖子上挂个锅盔,他都懒得动手去掰;老鸹往他嘴里屙屎,他都懒得张口。他本来手脚齐全,完全可以自食其力,可有一次,他偷公家的电线,被电击中,摔了下来,断了两根手指头。从此,老懒变得更懒了。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生存,一到冬天,政府就把他圈养起来保护,一些志愿者四时八节为他献礼。他的生活比那些起早贪黑的劳动者自在得多。
这些我在一进他家就看出来了。他住的那间床和锅灶相连的屋子尽管被厚厚的灰尘蒙着,墙角边却堆着从城里运来的很新鲜的方便面,奶粉和罐头。
老姊妹七嘴八舌,说:这老光棍不老实,年轻时总往别的女人家里钻,让人把脸都打烂了。你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娃娃最好不要单独靠近他。她俩的话让我后背凉飕飕的。于是,再来时,我身边就多了一个男伴——镇长。
镇长对老懒说:我们给你买两只小羊,你养着。到年底我们再帮你将羊卖掉,卖下的羊钱全部归你。另外,我们每月再给你五十元的补助。你看这样行吗?镇长语重心长,几乎在乞求。老懒将头高高仰起,抬眼看了一会儿太阳,犹豫了半天才说:那羊吃啥呀?两只羊要吃很多东西呢,我都没吃的,哪有东西给羊吃?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镇长的火气冲了上来:活该你受穷!镇长挥舞着拳头,想找个地方砸下去,气得在原地跺脚,打转转。
回来的路上,镇长不语,一直在生闷气。我安慰镇长说,万一完不成任务,年底,我自己掏腰包把事情摆平,绝不让镇长为难。镇长说。上面有政策,让我们帮这类人脱贫,扶把手让他立起来,而不是一味地给予。“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看来,这家伙真是又蠢又懒,是个烫手的山芋。你既然接到了手,就该多想想办法。
我默默点头。
再来时,老懒依旧在麦草垛里晒暖暖,看我是一人,竞破例起身,搬来一个小木凳让我坐。我问他愿不愿意种兰草,这种植物好活,只需动动镢头,把它栽进土里,浇点水就成了。这是我在来时的路上想出的主意。老懒家住秦岭南坡,山大沟深,植被丰茂,山谷溪畔生长着成片成片的高山兰和吉祥草,因种植高山兰发财致富的农民屡见不鲜。我想培养他的劳动意识,先让他学会动手,再慢慢医治他懒到骨头里的顽疾。我耐心地说:你看,坡上那么多兰草,你只需移动一下它们的位置。将兰草栽在那片空地上。他不答。我想,他连羊吃啥草都不知道,肯定更不知道什么是兰草。
果然,老懒摇头说他不知道。
这一次,轮到我动怒了。我指着山坡附近一丛丛兰草,说:你睁眼看看,那些就是兰草,你不会连兰草都不认识吧?
一下午又对牛弹琴了。我沮丧地想。
这样的人还值得同情吗?政府凭什么要养这类蠢货?真是咎由自取,让他自生自灭好了。
我转身离开,不想多看老懒一眼。刚走几步,身后传来老懒的喊声:哎,同志,你能给我扶贫一个媳妇吗?
那声音像一枚炮弹,炸住了我的脚步,让我很久都没缓过来。
能!只要你栽种出的兰草开了花,我们就给你扶贫一个媳妇。我随口撂给他一句。他嘎嘎地笑了两声,像驴在叫。那眉眼,那眼神,透出狡黠的光。
夏天时,扶贫攻坚进入了精准扶贫阶段。领导又催促我再一次拜访我的“对象”。
老懒门前空出的地方果真栽种了一片兰草,两道竹篱笆把周围圈出了个半圆状。篱笆内的兰草绿油油的。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老懒撸胳膊挽袖子,在小溪边聚水。他记住了我上次留给他的那句话,把我随口许给他的愿当成合同了。
老懒肯动手了,他有救了。我心里生出一丝生机,接着又不安起来:老懒栽种的兰花迟早会开出花的,那时,我能兑现我只图一时嘴快,给他一个媳妇的承诺吗?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通过邻居俩老姊妹的介绍,突出老懒之懒的程度;“懒得动手去掰”“懒得张口”等语句用反复,夸张手法强调老懒的惰性之深重。
B.小说通过老姊妹交代了老懒这个老光棍“不老实”的一面,为下文他向“我”提出“扶贫一个媳妇”的要求埋下伏笔,使情节衔接自然。
C.“那声音像一枚炮弹,炸住了我的脚步”这一句用比喻修辞手法,既表现老懒压抑已久的孤独、苦闷,也突出“我”察觉他的意愿的讶异。
D.“嘎嘎地笑了两声,像驴在叫”用比拟手法写出老懒工于心计、狡猾刁诈的个性,也写出了“我”尽情欣赏老懒丑态百出的满足之感。
(2)小说以“兰花香”为题,有怎样的表达功能?请通读全文,从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3)本文艺术特色鲜明。请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本文精妙的艺术构思。组卷:5引用:1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廊桥是有顶的桥,有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作用。廊桥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等。①______,汉朝已有关于廊桥的记载。
风雨桥,是广西侗族建筑的代表。风雨桥②______,集亭、台,楼、阁于一身,造型优美。整座廊桥从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桥下部分是3排12个木柱形、青石垒砌而成的桥墩;中间部分为木质桥面,采用80根粗大,笔直的木柱进行悬、托、架等搭建而成,四周设有宽大,结实的木凳。③______,观看野鸭竞飞表演;桥的顶部采用桦铆联结,将亭、廊结为一体,分叉四个翘角,再用10层飞檐层层覆盖。无论是从远处还是从近处观望,风雨桥线条流畅、层次分明,造型典雅,古朴、飘逸,犹如一把敞开的巨伞,是难得的建筑艺术佳品。可以抵御洪水,比较坚固,而且由于其结构特殊,有越踩越结实的特性。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烛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组卷:3引用:1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气氛组”一词受到热议,“考研气氛组”“努力气氛组”“赶地铁气氛组”……对于“气氛组”来说,具体做了什么无所谓,重要的是气氛感,要营造出做事的“氛围”。你觉得自己无形中成为“气氛组”成员了吗?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3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受访青年认为自己当过“气氛组”成员。70.5%的受访青年表示被一些“气氛组”带了节奏。71.3%的受访青年建议做事有计划有目标,不盲目开始。
在你看来,“气氛组”有何利弊?怎样才能摆脱“气氛组”,真正达成目标?电视台邀请你做《青年热点:气氛组》节目访谈嘉宾。请以“______气氛组”或“气氛组______”为题(空缺处请补全内容),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5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