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一(下)学业水平合格考地理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如图为采用连续曝光技术得到的中国空间站过境我国某地夜空的视运动轨迹和木星的合影图(图中短线为空间站轨迹),完成1~2题。
    中国空间站和木星所属的最低级天体系统分别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2.如图为采用连续曝光技术得到的中国空间站过境我国某地夜空的视运动轨迹和木星的合影图(图中短线为空间站轨迹),完成1~2题。
    为保证中国空间站适合宇航员长期驻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3.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目前最早的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该古生物生活在距今大约1.6亿年前,比此前发现的白垩纪哺乳动物早大约3500万年,读最早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及复原图(如图)及部分地质年代表,完成20~23题。

    科学家研究认为该古生物具有体覆毛发、食虫、擅攀爬等特点。由此推测其最可能的生活环境是(  )

    组卷:8引用:0难度:0.80
  • 4.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目前最早的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该古生物生活在距今大约1.6亿年前,科学家研究认为该古生物具有体覆皮毛、听觉发达、善攀爬、喜捕食鸟类等特点。读“最早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及复原图”、“地质年代表(部分)”,据此完成10~11题。
    距今年龄/百万年
    显生宙 新生代 第四纪 2.58
    23.03
    66.0
    145.0
    201.3±0.2
    252 17±0.06
    新近纪
    古近纪
    中生代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古生代 二叠纪

    我国科学家用发现化石的地区和地层对该古生物进行命名,其最可能的命名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50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 2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天津蓟州进行野外考察。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是金海湖附近景观图

    (1)请绘制出白天山谷与山顶之间空气的运动方向。

    材料二:同学们在金海湖附近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调查,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3)示意图,请回答。

    (2)金海湖附近山区植被类型主要是
     
    。多年来随着植被覆盖率不断增加,山区地表径流的数量会
     
    ,能够有效减少
     
    (地质灾害)和
     
    (生态问题)。山区植被增加会使土壤剖面中的有机质层厚度
     
    ,土壤肥力
     

    材料三:同学们对蓟州溶洞进行考查,请根据蓟州溶洞景观图回答
    考察报告:
    2022年5月4日,晴13℃,风力2~3级。
    考察地点概况:蓟州溶洞坐落在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洪水庄村北灵气山。属燕山余脉,中上元古界地层,距今18亿年。洞内冬暖夏凉,长年恒温18摄氏度,其景观晶莹剔透,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称得上是洞天福地。经请国家地质部门勘探测算,可开发空间达百万平方米,面积之大居华北之首。是天津市唯一的洞穴景观。
    考察记录单:
    地点 蓟州溶洞
    类型 地下溶洞洞穴
    地貌景观图
    地貌景观描述 形态 钟乳石、石笋、石柱等
    物质组成 石灰岩为主
    色彩 岩石呈灰色、乳白色,有五颜六色的彩灯照耀
    地貌形成条件 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
    (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双项选择题)。
    A.水文
    B.土壤
    C.岩石
    D.植被
    材料四:野外考察,事先要有准备工作,如需要携带的各种用品、查阅近期天气预报、搜索目的地地理概况、做好应急预案等等。
    (4)请列举2个你认为需要携带的用品,并说明它在野外考察中的作用或者可能给你带来的帮助。

    组卷:8引用:1难度:0.3
  • 23.2022年2月4日至20日,北京联合张家口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此为契机,张家口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图为张家口市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张家口市出台了《中国数坝•张家口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全市逐步形成了张北云计算基地等多个核心产业园区。云计算基地集中了数十万台服务器,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为服务器“散热”。
    (1)分析张北建设云计算基地的优势条件。
    张家口市宣化区有1300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以庭院式栽培为主(如图),漏斗型葡萄架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成为第一个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城市农业文化遗产。葡萄架向上倾斜30°~35°,呈放射状,结构稳定,可抵御风沙。漏斗葡萄果粒大、皮薄、肉厚、味甜。

    (2)概述当地漏斗葡萄品质高的条件。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