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中山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23 11:0:1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 1.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其中反映了“分子在不断运动”这一事实的一句是(  )

    组卷:132引用:9难度:0.7
  • 2.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6
  • 3.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最具科技含量的场馆。它采用了当前最环保的制冰技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8引用:3难度:0.7
  • 4.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又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6
  • 5.国之重器东风——41弹道导弹采用了钛合金前后接头。钛原子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组卷:21引用:2难度:0.4
  • 6.神舟十三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让每一位中国人倍感自豪。其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C2H8N2),它能与四氧化二氮(化学式N2O4)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氮气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6

二.非选择题。

  • 17.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图中字母所标示的仪器名称②
     
    ;⑨
     

    (2)小红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如图中的仪器除①、④、⑤、⑧外还需要(填序号,下同)
     
    ,其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用纸槽小心地把高锰酸钾粉末送至试管
     
    (填“中部”或“底部”)后直立试管,抽出纸槽。
    (3)小龙同学用(2)中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发现铁丝并未燃烧,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铁丝表面有锈
    B.铁丝上未系火柴
    C.没有在瓶底铺一层沙或放少量的水
    (4)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该反应剧烈,速度较快,为了节约化学药品,则应选择图2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通常情况下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的气体,若要收集较干燥的乙炔气体,如图3,则应将气体从
     
    (选项a、b、c、或d)通入。

    组卷:69引用:1难度:0.3
  • 18.老师告诉小美:氯酸钾与氧化铜、氧化铁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小美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氯酸钾的熔点为356℃,常温下稳定,在400℃以上则分解产生氧气。酒精灯加热温度为400℃∼500℃。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且催化效果是三者中最好的。
    【完成实验】按表格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1 3.0g氯酸钾 460℃
    2 3.0g氯酸钾和0.5g二氧化锰 248℃
    3 3.0g氯酸钾和0.5g氧化铜 267℃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小美从图1中选择该实验的最佳发生装置是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4完成探究
     
    (请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
    (3)小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实验4的分解温度为290℃中,得到的结论有
     

    A.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温度
    B.催化剂可改变产物的质量
    C.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D.三种催化剂中,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最好
    (4)经过实验证明,氧化铁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氧化铁的符号为Fe2O3),请写出用氧化铁作催化剂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反思】
    (5)小贝认为上述实验不能证明氧化铜、氧化铁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原因是
     

    组卷:2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