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13 8:30: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

  • 1.羊瘙痒病是感染性蛋白粒子PrPSc引起的。某些羊体内存在蛋白质PrPc,但不发病。当羊感染了PrPSc后,PrPSc将PrPc不断地转变为PrPSc,导致PrPSc积累,从而发病。把患瘙痒病的羊组织匀浆接种到小鼠后,小鼠也会发病。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组卷:268引用:3难度:0.7
  • 2.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围的一些蛋白质构成。从横切面看,每个中心粒是由9组微管组成,微管属于细胞骨架。细胞分裂时,中心体也进行复制,结果每个子代中心粒与原中心粒成为一组新的中心体行使功能。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在超微结构的水平上调节着细胞的运动。下列关于中心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7
  • 3.图一是植物体内果糖与X物质形成蔗糖的过程。图二是叶绿素a的分子结构图,叶绿素是由谷氨酸分子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合成的,其头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4.2021年11月,我国首次实现从CO到蛋白质的合成:以钢厂尾气中的CO为碳源、以氨水为氮源,经优化的乙醇梭菌(芽孢杆菌科)厌氧发酵工艺,22秒就可转化出乙醇和乙醇梭菌蛋白,该蛋白的类别划分与饲料行业常用的酵母蛋白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5.果蝇细胞中含有调控“生物钟”的per基因,表达产物为PER蛋白,PER蛋白在白天会被降解,而到晚上PER蛋白与TIM蛋白绑定后被运输到细胞核中积累,从而抑制per基因的表达。通过这样的机制,PER蛋白持续而周期性地调控着果蝇的“生物钟”。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46引用:5难度:0.7
  • 6.硝酸甘油(C3H5N3O9)在医药上用作血管扩张药,是预防和紧急治疗心绞痛的特效药。其在舌下溶于水后立即被吸收,最终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并释放一氧化氮,使平滑肌舒张,扩张血管,从而在几分钟内缓解心绞痛。根据信息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6
  • 7.植物的根顺重力方向向下生长,称为正向重力性。植物细胞中感受重力的物质是淀粉体,植物根部的淀粉体在根冠,受重力影响淀粉体会下沉到根冠细胞的底部。如图为根冠细胞正向重力性调节机制,已知钙泵是Ca2+激活的ATP酶,钙泵和生长素泵分别将钙离子和生长素运输到细胞壁并在根冠下侧聚积,大部分生长素最终分布在根的伸长区下侧,使根的生长表现为正向重力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6引用:2难度:0.5

三、综合题:(共60分)

  • 20.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心肌细胞是构成心脏的最基本单位,延缓心肌衰老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许多研究表明线粒体与心肌细胞衰老密切相关,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
     
    。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ATP发生在
     
    。研究人员选取青年鼠和老年鼠各20只,研究两组小鼠心肌细胞ATP的合成能力,在检测介质中加入各组小鼠离体心肌线粒体,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气体环境中,加入
     
    、ADP和Pi等反应物启动线粒体内的反应,结果发现老年组ATP合成活力明显下降,推测心肌细胞衰老的过程中会发生线粒体损伤。
    (2)在青年健康心肌细胞中,损伤线粒体可以通过自噬机制被清除(如图1),a形成囊泡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并与b进行融合,b中的酸性水解酶可以将线粒体水解。图1中a来源于
     
    (填细胞器名称),b代表的细胞器是
     
    。有研究表明衰老心肌细胞中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导致受损线粒体堆积,进而产生炎症反应进一步减弱自噬。

    (3)适量运动是公认的延缓心肌衰老的方式,研究人员取40只青年小鼠分为两组,其中运动组小鼠每天进行一定负荷的耐力运动训练。将两组小鼠心肌组织进行切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和线粒体自噬情况。结果见图2(图中白色箭头指示自噬小泡,黑色箭头指示线粒体)。可以看到
     
    ,推测适量运动通过提高线粒体自噬水平延缓心肌细胞衰老。
    (4)很多研究表明大强度的急性运动反而会引起包括炎症反应在内的一系列不良反应,请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一个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
     

    组卷:12引用:2难度:0.4
  • 21.研究发现,饮水时口咽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到达脑内穹窿下器(SFO),关闭“口渴”信号。为揭示口渴解除的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如下实验。
    (1)当人口渴时,
     
    感受器会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
     

    (2)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缺水处理后,分别一次性给予10mL清水和高渗盐水,记录SFO神经元活性,结果如图1,结果说明饮用清水能解除口渴,而摄入盐水只能短暂解除口渴。判断依据是
     


    (3)为探究胃肠道能否感受摄入液体的渗透压,研究人员将不同浓度盐水直接注入小鼠的胃中,记录SFO神经元活性,结果如下图2:
    ①图2结果显示,注入液体的渗透压与SFO神经元活性呈
     
    相关,表明
     

    ②为验证胃肠道渗透压信号对SFO神经元的抑制是解除口渴的必要条件,进行了如表实验。请补充实验方案(选择所给定的字母序号并填写)。
    组别 实验动物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1 缺水小鼠 胃内不注清水 有饮水行为
    2 缺水小鼠 胃内注清水 无饮水行为
    3 缺水小鼠 无饮水行为
    4 缺水小鼠 有饮水行为
    Ⅰ.
     

    Ⅱ.
     

    A.胃内注清水+抑制SFO神经元
    B.胃内不注清水+抑制SFO神经元
    C.胃内注清水+激活SFO神经元
    D.胃内不注清水+激活SFO神经元

    组卷:14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