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三中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2 8:0:9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之后,正在迎来崭新的生物经济时代。生物经济时代对人类自身的影响,可能将远远超过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对人类影响的总和。未来生物技术将推动第四次医学科技革命,将大幅度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病死率,降低医疗成本,延长人类预期寿命。一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得到控制甚至被消灭;基因编辑等技术有望对1000多种单基因控制的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治疗;干细胞技术则可定向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器官等。未来30年,由于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特别是人类对衰老的认识与控制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生物技术推动农业新一轮“绿色革命”,人类有望彻底告别饥饿。未来,生物技术将推动农业新一轮“绿色革命”,有望最终解决困扰人类数千年的粮食安全、食物安全问题。利用基因编辑等技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既能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与食物的污染,又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人们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动物新品种,提高动物产品的数量与质量,甚至可以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生长调节剂等,使人类有望彻底告别饥饿。
          工业技术经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之后,正在向绿色化、“生物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生物催化正在逐步取代化学催化,能够大幅度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利用发酵技术以生物质为原料研发的新型材料,如手术线、人工骨骼等高端材料,加速工业材料进入生物时代。
          随着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生物恐怖风险陡然上升,人类面临更大的生物安全威胁,保障生命安全、生态安全,亟待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广泛使用。基因组大幅度提升了人类对生物的认识水平,如新型冠状病毒的任何变异都不能逃脱人类的眼睛;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将大幅度提升人类改造生物的能力。当然,这些技术也是“双面技术”,要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防止技术滥用、误用对人类与环境造成损失。未来世界,科学家将不断揭示生命规律,对人类自身与生物世界的了解、调控能力将不断提升。
          总之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来临,生物经济将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专家们尽管对新的科技革命、生物经济来临的时间还存在分歧,但关于生物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则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生物经济的世纪,谁引领生物经济的发展,谁就能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摘编自“人民论坛”王宏广《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研判》,2022年9月23日)材料二:
          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规划》明确,坚持“创新驱动、系统推进、合作共赢、造福人民、风险可控”的基本原则,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于发展壮大生物经济来说,“创新”就是“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为此,《规划》将“坚持创新驱动”作为“十四五”发展生物经济的五个原则之首,强调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科研攻关机制,加快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一是科技突破不断涌现。青蒿素实现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目前在研的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在基因检测、超级稻、人工合成淀粉、疫苗等领域已形成比较优势。二是产业创新持续活跃。近年来,生物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
    1
    3
    。生物制造体量进一步扩大,现代生物发酵产品占全球70%以上份额。三是区域集聚效应明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成为全国生物经济创新高地。同时,生物技术有力支撑新冠疫情防控。
          当然,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原始创析能力仍较为薄弱,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仪器和试剂、生物信息资源等积累不够,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比较少,百年疫情冲击国际开放合作等不利因素。
          接下来,各地方和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共同推动生物经济发展壮大,确保《规划》目标和整体战略任务落地落实。
    (摘编自《凤凰网财经》《中国首次提出“生物经济”五年规划!》,2022年5月10日)材料三:
          3月3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出台的《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支持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两个文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物经济发展,强调要“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对黑龙江省振兴发展也作出了“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等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动《规划》和《支持政策》的编制工作,就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上来,把握生物科技进步和生物产业变革新机遇,迎头赶上生物经济发展新浪潮,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当前,生物经济的发展蓝图日益清晰,一个具有创新活力、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更加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经济形态正在加快成长,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把发展生物经济作为黑龙江省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产业、构筑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对于黑龙江省实现换道超车,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增长动能转换具有重大意义。
          黑龙江省具备发展生物经济的资源、创新、产业、应用场景等优势,拥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和极大的发展潜力。龙江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生物质资源全国第一。汇集了一批生物技术领域的顶尖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哈兽研专业研究全国领先。具备深厚的生物产业基础,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黑龙江省还是全国最大生物发酵氨基酸和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基地。
          黑龙江省发展生物经济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必须为之。
    (摘编自《黑龙江日报》,2023年3月30日)(1)下列对材料中“生物技术”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技术将推动第四次医学科技革命,基因编辑技术使目前人类对衰老的认识与控制水平大幅度提高。
    B.生物技术推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可逐渐减少对环境与食物的污染,提高动物产品质量。
    C.生物安全是人类未来安全短板之一,亟待生物技术上能有重大突破与广泛使用来保障生命和生态安全。
    D.专家们虽然对新科技革命能否到来见解不一,但都一致认可引领生物经济发展是把握未来发展的关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生物催化取代化学催化后,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加速工业材料进入生物时代,使人类有望告别饥饿。
    B.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会使人类消灭一些疾病,降低人类的病死率,大幅提高对衰老的认识和控制水平。
    C.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将提升人类改造生物的能力。在未来世界,生命的规律将被科学家不断揭示。
    D.“创新”就是“牛鼻子”,比喻形象生动,突出“创新”在生物经济抓发展、谋未来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Agriloop项目开发可持续工艺,将农业食品残渣转化为高附加值且环保产品,广泛应用于饲料和生物基材料产业。
    B.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种子实验室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的“高VC生菜长势喜人,其维生素C含量可媲美猕猴桃。
    C.2022年9月9日,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出炉,全国古树名木资源超过500万株,其中云南省最丰富。
    D.科学家利用基因改造过的细菌做数据记录器,获取了不同饮食和疾病背景下小鼠肠道内微生物群的基因活动信息。
    (4)作为黑龙江人,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谈一谈黑龙江在生物经济发展中“必有可为”的底气有哪些?
    (5)中国人民大学刘玉书说:“生物经济的价值就如同月球上的珍贵矿产资源一样,是巨大机遇。”请结合以上材料概括并分析我国未来如何在创新上抓住机遇,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组卷:5引用:3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5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短的白日
    迟子建
          是冬至的正午,我在古兰甸附近的一家乡镇卫生院做完三台肛肠手术,搭乘一辆破旧的运输水果的货车,赶往大连。
          从哈尔滨西站到大连北站,再从大连北站到哈尔滨西站,这两三年来,我数次往返于这段旅程。我像我这个年龄的绝大多数中年男人一样,上有老,下有小。父亲十五年前去世了,如今八十多岁的母亲跟弟弟一家生活,同在一座城市,自从我儿子进了强制戒毒所,母亲见我就生气,她声称要活到长孙出戒毒所的那天,代我教育儿子。
          我也的确比较娇宠放任孩子。他自幼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我就尽量满足他。我以为一棵不经修剪的树,才能顶天立地。可我忘了,他生活的现实丛林,远比真实的丛林要物质和险恶。
          一个多小时后,货车驶入大连。司机一进城就把我甩下了,说是卡车限行,让我自己打车到北站。抵达北站时离开车只剩一刻钟了,我加塞儿取票,走急客安检通道,才没误车。
          上车后未等坐稳,车就开了。飞速掠过的风景中,是光秃秃的庄稼地,三三两两的牛羊,低矮的房舍,看得我眼花缭乱,很快就睡过去了。
          我醒来时天色已昏。一个穿制服的小伙子,与我平行坐在过道另一侧,低头摆弄着手机。他见我伸着懒腰站起来,笑眯眯地盯着我说:“叔,你可真能睡。”
    “是啊,我一觉就把天睡黑了。”我对他说。“叔,这不怪你,这得怪冬至。今天是白天最短的日子,太阳不待见咱,回得太早了。你说太阳相当于天庭的CEO,它又不用打卡,谁管得了它啥时来啥时回呢。”他幽默地说。
    “怎么特等座这么少人坐?到了沈阳这样的大站,也没人上吗?”我说。
    “叔,这车从起点到终点,才四个来钟头。搁过去,站都能站下来。”小伙子摆了一下手,说。
          列车到达铁岭西站了。小伙子起身忙他的活儿去了。我心底喜欢上了小伙子,期待着再和他聊聊。车窗外是滚滚夜色,如墨流淌。列车到达终点站前,小伙子又来了。他见了我亲切地笑着,说:“叔,再过一站,就到哈尔滨了,您快到家了。”
    “听你口音也是东北人,你家在哪儿呢?”我问。
    “已经路过了——”小伙子有点儿惆怅地说。
          小伙子告诉我,他并不喜欢目前的工作,累,枯燥。他曾想着不干了,购置点儿专业设备,和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做微电影。
    “那你怎么没按照自己的想法辞掉工作,做喜欢的事情呢?”我问。
    “叔,正当我想这么做的时候吧,半年多前,我妈有天突然上不来气,浑身出汗,嘴唇比茄子都紫,赶快送到医院急救。一做心脏造影,发现冠脉有堵塞的地方,得放俩支架。就这样,我妈一场手术,把我上班后辛辛苦苦攒的六万块钱给整没影了,哪还有钱购置设备啊。叔,我觉着没啥,妈就一个,得好好待她。”
          小伙子从他所崇拜的大银幕电影导演,聊到他的微电影梦,意犹未尽……一个中年男人进来了,他穿制服,佩戴“列车长”臂章。小伙子见着他霍地起身,打了个立正,歪头冲我扮个鬼脸,迅疾离开了。
          再过一站,就到哈尔滨了,我心灰意懒地用手机上了一会儿网,浏览了一下当日新闻,昏昏沉沉睡去。等我醒来时,列车已驶入哈尔滨西站。
          终点站到了,酣睡了一路的手机,此时却苏醒了。我接起电话,是我做手术的那家卫生院的院长打来的,他告诉我上午做的第三台手术的那位环形痔患者,半小时前他突然肛下大出血,陷入昏迷状态,现正紧急送往大连途中。
          我大声问:“怎么会这样?我的手术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的。”
          对方只得实言相告,说患者术后感觉良好,因为冬至,亲属送来一饭盒饺子,他一高兴,全吃了不说,还喝了一瓶啤酒。
    “刚做完肛肠手术,这么大吃大喝不是找死吗?”我走下列车,站在喧闹的站台上,与对方吼着。
    “不管怎么的,手术是你做的,你最好返回看看。虽然我们有护理责任,但要是出了人命,你我都没好日子过了。”
    “本来我就没有好日子过。”我气咻咻地挂断电话。
    “叔,你咋还不出站?人都走光了。”小伙子拉着一个精巧的黑色拉杆箱,从我身边经过。
    “出了点儿事,我还得返回大连。”我沮丧万分地说。
          小伙子挥手与我告别。他拉着行李箱,走进哈尔滨冬至的夜晚,而我则在抵达故乡的一瞬,又开始了夜色中的旅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首段的“冬至”照应题目,并且交代“我”在这一天做完手术后居然搭乘“破旧的运输水果的货车,赶往大连”,引发读者兴趣。
    B.“我”已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重担让“我”深感疲惫,加上儿子不学无术并且吸毒,进了戒毒所,心理上也疲惫至极。
    C.小说运用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塑造了小伙子彬彬有礼、乐观阳光的形象,与文中“我”为了生活奔波的劳累辛苦的形象形成对比。
    D.“夜色中的旅程”既指作者迫于无奈需要在哈尔滨和大连之间连夜往返,也暗指作者的“人生之旅”并不顺遂,无往不在“夜色”之中。
    (2)“最短的白日”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3)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组卷:5引用:2难度:0.7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文本一      内史侍郎虞世基以帝(隋炀帝)恶闻贼盗,诸将及郡县有告败求救者,世基皆抑损表状,不以实闻,但云:“鼠窃狗盗,郡县捕逐,行当尽,愿陛下勿以介怀。”帝良以为然,或杖其使者,以为妄言,由是盗贼遍海内,陷没郡县,帝皆弗之知也。杨义臣破降河北贼数十万,列状上闻,帝叹曰:“我初不闻,贼顿如此,义臣降贼何多也!”世基对曰:“小窃虽多,未足为虑。义臣克之,拥兵不少,久在阃外,此最非宜。”帝曰:“卿言是也。”遽追义臣,放散其兵,贼由是复盛。
          治书侍御史韦云起劾奏:“世基及御史大夫裴蕴职典枢要,维持内外,四方告变,不为奏闻。贼数实多,裁减言少,陛下既闻贼少,发兵不多,众寡悬殊,往皆不克,故使官军失利,贼党日滋。请付有司结正其罪。”大理卿郑善果奏:“云起诋訾名臣,所言不实,非毁朝政,妄作威权。”由是左迁云起为大理司直。
          帝至江都,江淮郡官谒见者专问礼饷丰薄丰则超迁丞守薄则率从停解江都郡丞王世充献铜镜屏风,迁通守;历阳郡丞赵元楷献异味,迁江都郡丞。由是郡县竞务刻剥,以充贡献。民外为盗贼所掠,内为郡县所赋,生计无遗;加之饥馑无食,民始采树皮叶,或捣稾为末,或煮土而食之,诸物皆尽,乃自相食;而官食犹充牣,吏皆畏法,莫敢振救。王世充密为帝简阅江淮民间美女献之,由是益有宠。
    (节选自《资治通鉴•隋记七》)【注释】①阃(kǔn)外:指京城或朝廷以外。②牣(rèn):满。
    文本二      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 其上,其长矣。”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释】①閧(hòng):即哄,古时形容战斗的声音,这里指战争。②上慢:在上位的人怠慢。
    (1)下列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相应位置的答题标号涂黑。
    江A淮B郡C官D谒E见F者G专H问I礼J饷K丰L薄M丰N则O超P迁Q丞R守S薄T则U率V从W停X解Y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行当殄尽”的“殄”与成语“暴殄天物”中的“殄”词义相同,都是“灭绝,竭尽”的意思。
    B.文本一中“左迁云起为大理司直”与《琵琶行(并序)》“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都是贬谪或降低官职之意。
    C.文本二中“而民莫之死也”“壮者散而之四方者”与《项脊轩志》中“儿之成,则可待乎”三句中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各不相同。
    D.文本二中“死其长矣”的“死”与《过秦论》中“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的“死”含义和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史侍郎虞世基为迎合隋炀帝,擅自处理了有关盗贼的表章,使皇帝不了解实情。
    B.杨义臣战绩颇丰,受到隋炀帝的赞许,在虞世基的推举下入京城为官,并且遣散了他的士卒。
    C.治书侍御史韦云起弹劾虞世基和裴蕴欺瞒皇帝,应当治罪。此举不但没有得到封赏,反而遭到朝臣的诋毁。
    D.邹穆公与隋炀帝治国都有“上慢而残下”的弊端,这种弊端可以通过“施仁政”加以改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众寡悬殊,往皆不克,故使官军失利,贼党日滋。
    ②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5)历史对隋炀帝的评价褒贬不一,请结合文本一概括其被人诟病之处。

    组卷:8引用:4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 9.请将下面四个短句改成一个长单句。
          ①二维令是利用二维码带来的便利性帮助用户进行更高级别安全登录的方式。
          ②二维令由二维令手机app和二维令物理令牌组成。
          ③二维令采用国际通用的经典加密算法ECC,密钥长度达到256比特。
          ④二维令采用的密钥目前还没有人能够破解。

    组卷:12引用:2难度:0.8

五、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曾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言”,是指说的话不仅能让人乐于接受,而且能使人受益,这是为人处世之智慧。
          鲁迅曾说:“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
          你认为“善言”与“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6引用:9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