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4 9:0:2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4分)
-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ㅤㅤ古诗文是一幅幅无声画。晨起早行,见“槲叶落山路,①
ㅤㅤ古诗文是一首首有声曲。怀旧的感伤,在笛音中更显悲凉,“⑤组卷:1引用:2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ㅤㅤ中国风是什么?有人说,中国风是①______(qióng)楼玉宇的甲,也是曲径通幽的含蓄②_______(juàn)永;有人说,中国风是热情奔放的那抹大红,也是③______(tián)淡雅致的那朵青花;更有人说,中国风是诗经国风的悠悠吟唱,也是唐诗宋词的缕缕墨香。中国风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中国人紧紧乙在一起;中国风是一组秘而不宣的符号,丙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国古诗词,不仅丰富我们的生活,又美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用诗词文化盛宴,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画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富丽堂皇 连接 传承 B.恢弘大气 连接 继承 C.富丽堂皇 联结 继承 D.恢弘大气 联结 传承
A.中国古诗词,不仅美化我们的心灵,又丰富我们的生活。
B.中国古诗词,不仅美化我们的心灵,还丰富我们的生活。
C.中国古诗词,不仅丰富我们的生活,还美化我们的心灵。
D.中国古诗词,不仅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培养我们的心灵。组卷:1引用:2难度:0.5 -
3.名著交流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现代诗歌,九(1)班举办了“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九(1)班小语同学决定深入研究《艾青诗选》中的名篇《树》,以下是他研究中的体会,请你帮助他填写完整。
树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1)这首诗写于1940年的春天,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艰苦的
A.防御
B.相持
C.反攻
(2)小语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你根据诗意把它补充完整。
初读诗歌《树》,觉得是一首写景状物诗,描写根须纠缠,树干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再读诗歌发现,虽然从外表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的,这就给我们启示:①组卷:3引用:1难度:0.5
第二部分、阅读(66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内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等主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在京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短视频用户已达9.34亿,短视频用户使用率达90.5%,超过半数的人每天都会刷短视频。
材料二:
材料三:
某心理门诊主任:如同嗑瓜子,不知不觉就嗑完一整包一样,短视频不知不觉就能刷几个小时,这两种都是典型的即时满足行为。短视频是各个平台依托他们的算法机制,推荐给你他们认为你喜欢的东西,以此让你接连不断地刷下去。
某青少年治疗与学习中心助理精神分析师:刚开始刷短视频时我们可能会觉得有点安慰作用,自己好像在刷短视频的过程中得到了放松。但这其实是一种“假性放松”。因为一旦刷得时间长了,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与其说短视频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快乐,不如说这其实是一种对大脑的刺激。
某神经内科主任:我们刷短视频,无非就是希望得到快乐。能带来快乐的有两种激素,一种是多巴胺,一种是内啡肽。多巴胺给人短暂、兴奋的刺激感;内啡肽则给人心平气和、愉悦的满足感。运动可以让人产生内啡肽;坚持一件事直到有成果的那一刻会让你产生内啡肽;对他人奉献可以让你产生内啡肽;心灵平静也能让你产生内啡肽。所以,想要获得真正的快乐,往往需要做一些和人性相悖的事。
(摘自2022年2月26日《光明日报》)(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短视频因时间短、内容丰富,适合人们在移动和休息状态时观看。
B.我国近九成的网民是短视频用户,且大多数用户每天会刷短视频。
C.学习成绩差、缺少目标、缺乏交流的未成年人,刷短视频的频率高。
D.专家们从心理学和医学两个方面解释了“短视频让人沉迷”的原因。
(2)心理辅导站“青草地”热线电话接到某同学的在线咨询,请你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来回复他。
某同学:我很苦恼,学习累了,我会刷一些搞笑短视频。本来只想休息几分钟,结果一刷就几个小时,不仅没有放松,反而越来越累,学习注意力也越来越不集中。
青草地:你不用紧张,刷短视频停不下来并非完全是你的错,
某同学:那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
青草地:我们要尽量摆脱对短视频带来的“即时满足”的依赖。可以尝试这样做:组卷:20引用:8难度:0.7
第三部分、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原以为贾平凹笔下的小桃树会消逝于院脚,却不料它以纤弱的腰肢抵挡住了风雨;原以为莫顿•亨特会因瘦弱的体质困于山崖,却不料他竟能克服内心的恐惧成功落地;原以为宗璞院里稀疏伶仃的紫藤萝一去不复返,却不料十年后的今天竟流淌着灿烂的生命……生活中,很多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坚持、努力、奋斗、勇敢……最后变成了可能。
请以“不可能的可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不少于600字。组卷:20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