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二(下)化学暑假作业(3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
1.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
组卷:286引用:29难度:0.9 -
2.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组卷:58引用:4难度:0.9 -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6 -
4.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其中必须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的是( )
①NaOH溶液 ②水玻璃 ③Na2S溶液 ④Na2CO3溶液 ⑤NH4Cl溶液 ⑥澄清石灰水 ⑦浓HNO3⑧浓H2SO4.组卷:67引用:15难度:0.9 -
5.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78引用:16难度:0.9 -
6.LED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色彩.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9
二、非选择题:
-
18.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n(SO32-):n(HSO3-) 91:9 1:1 9:91 pH 8.2 7.2 6.2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c(Na+)=2c(SO32-)+c(HSO3-)
b.c(Na+)>c(HSO3-)>c(SO32-)>c(H+)=c(OH-)
c.c(Na+)+c(H+)=c(SO32-)+c(HSO3-)+c(OH-)
(4)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组卷:177引用:3难度:0.5 -
19.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德国大众汽车尾气检测造假事件引起全世界震惊。根据下列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g)+O2(g)=2NO(g)△H=+180kJ•mol-1,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则NO中氮氧键的键能为
(2)空燃比过小易产生CO.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g)=2C(s)+O2(g)来消除CO的污染。判断该设想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
(3)利用活性炭涂层排气管处理NOx的反应为:xC(s)+2NOx(g)⇌N2(g)+xCO2 (g)△H=-b kJ•mol-1.若使NOx更加有效的转化为无毒尾气排放,以下措施理论上可行的是
A.增加排气管长度 B.增大尾气排放口
C.升高排气管温度 D.添加合适的催化剂
(4)催化装置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2NO(g)+2CO(g)⇌N2(g)+2CO2(g)。
①探究上述反应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得到图2所示的曲线。催化装置比较适合的温度和压强是
②测试某型号汽车在冷启动(冷启动指发动机水温低的情况下启动)时催化装置内CO和NO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则前10s 内,CO和NO百分含量没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③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实验编号 T(K) NO初始浓度
(mol•L-1)CO初始浓度
(mol•L-1)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Ⅰ 400 1.00×10-3 3.60×10-3 82 Ⅱ 400 1.00×10-3 3.60×10-3 124 Ⅲ 450 1.00×10-3 3.60×10-3 124 组卷:93引用:4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