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6 13:0:2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中,英雄们信仰坚定、视死如归;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和平年代,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① 怀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英雄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② ,更在于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崇高风范和英雄精神。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jī 湎 B.jí 缅 C.jǐ 缅 D.jì 湎
A.铤而走险
B.挺身而出
C.锋芒毕露
D.目不窥园组卷:7引用:2难度:0.8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汉字博大精深,是华夏民族创造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瑰宝。汉字起源甚早,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丰富的字体与书风。从字体的古今演变中,使我们可以窥探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汉字,纵跨几千年时光,横越数万里土地,让所有南腔北调 ( )方言异音的海内外中国人,都能作乡音晤谈般的亲切问候。 ,是其他文字所不及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是全球华人共同的乡音。”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字体的古今演变,使我们可以窥探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
B.字体的古今演变中,我们可以窥探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
C.从字体的古今演变中,我们可以窥探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
D.借由字体的古今演变,使我们可以窥探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
(2)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3)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汉字所展现的民族向心力与文化聚合力
B.这种问候所展现的民族向心力与文化聚合力
C.可见,汉字展现了民族向心力与文化聚合力
D.可见,这种问候展现了民族向心力与文化聚合力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3.临近学考,下面张贴在教室里的考前激励语,在内容和表达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组卷:5引用:1难度:0.8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注】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觳(hú)纹:比喻水的波纹。縠,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饮东坡醒复醉”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B.“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
C.上片以静衬动,以无声衬有声,写出了夜静人寂的境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
D.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了词人独特的语言风格。
(2)这首词的结尾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组卷:12引用:1难度:0.5
五、名著阅读(10分)
-
12.个人“小我”应融入国家“大我”。请从下面的作者作品中任选一组,结合你对此作者作品的认识,谈谈你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不超过150字)
①艾青(《艾青诗选》)
②鲁迅(《朝花夕拾》)组卷:5引用:1难度:0.5
六、写作(50分)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一粒麦种,因为不想忍受风吹日晒之苦,趁农夫不注意,从盆里逃了出来,躲到凉爽的树下。等到七月金黄的麦浪翻滚时,大树下的这株麦子却还绿得能掐出水来。前来收割的农夫对它视而不见。它惆怅地问:“为什么冷落我呢?”农夫回答:“当你逃避阳光照晒、风吹雨淋的时候,也同时失去了成熟的机会。”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组卷:2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