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5 8:0:9

一、第一部分

  •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蕴藏在中国人民中的强大能量一旦①               (A.爆发B.暴发)出来,必将汇聚起势不可挡的(páng bó)力量。
    [乙]      六次华丽谢幕,掌声与呼声此起彼伏!不管观看多少次,《只此青绿》带来的感动与(zhèn hàn)依然如此强烈!
    [丙]      节约粮食,不仅是对社会资源的②               (A.珍视B.重视),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还是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
    [丁]      燕子在初秋不辞而别的迁行为,让人类百思不得其解,为何燕子不固定生活在一个地方?冬天究竟飞往哪里?
    (1)根据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pánɡ bó)
     

    ②(zhèn hàn)
     

    (2)给甲、丁两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①夺而出
     

    ②迁
     

    (3)从甲、丙两段文字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君子好逑。(《关雎》)
    (2)陶渊明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描绘桃花林的美景,我们读到这些句子时,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以减轻友人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
     
     

    (4)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以“
     
    ”为喻,巧妙过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76引用:22难度:0.9

二、第二部分

  • 9.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问题。
    (1)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B.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
    D.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它与六国对峙中,有人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叫作“合纵”,有的主张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张仪便是属于连横派。
    (2)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组卷:39引用:1难度:0.7

三、第三部分

  • 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奔流不绝。
          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启迪?请自选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