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3 6:0:6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 1.阅读回答问题。
          水有“四德”,曰:至柔、至容、至润、至洁。因其至柔,方能顺势而动,生命得以随之流布。一条江河从雪域高原出发,汇聚支流,穿峡入谷,点湖泊,蜿蜒大地,注入海洋,没有任何设计师来             走向,却历经千万年,完成了万里全程的流淌。其间有起伏迭宕,有平缓舒展,更有激越高昂(áng)。每一条流动的江河都是一部完整的交响乐章。
          因其至容,千万物质得以在水中完成生命历程。黄河走出冰川雪原,浩浩荡荡,一路穿贺兰,过阴山,绕吕梁,出太行,闯关夺,负重数千里,卸载(zǎi)于渤海之滨,才有了今天无比广阔的华北大平原。这水量富足的广袤(mào)平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             地。
          因其至润,生命材质得以在脉管里运行,滋养万物生灵。山因润而秀,人因润而美,玉因润而温泽,社会因润而和谐,遂得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试想,             生活高度富裕了,一个“乡润”的社会又能让人感受到多少幸福?
          因其至洁,方能重归纯净淡水,生命得以永恒循环。一滴水从海洋蒸发,凝于雪域高原,再聚河流,返回大海,全程不过几个月。自从地球出现液态水几十亿年来,使水的大循环少说也有上亿次了,这真可谓“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切生命之水,都在这恒量(liàng)的水体中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昂(áng)
    B.载(zǎi)
    C.袤(mào)
    D.量(liàng)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点
    B.蜿蜒
    C.闯关夺
    D.起伏迭宕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谋划 发生 即使 流淌
    B.谋划 发祥 只有 流转
    C.规划 发祥 即使 流转
    D.规划 发生 只有 流淌
    (4)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合逻辑
    B.成分残缺
    C.语序不当
    D.搭配不当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惟有多一些自找苦吃的思想和行动,才能收获更多人生精彩。
    ②既然吃苦难以避免,何不勇敢面对它、接纳它,到苦中磨砺成长,从苦中咂出甜来。
    ③多吃苦,终进补。
    ④实践证明,吃苦不仅是人生的“补药”、进步的“基石”,而且是事业成功的秘笈。
    ⑤“苦”作为一种人生况味,就人的本能而言,总希望远离它,但在现实中往往绕不开。
    ⑥正如宝玉不经雕琢难以成器,人生不经苦难,也难以燃旺生命的火炬。

    组卷:193引用:9难度:0.7
  • 3.名篇名句默写。
    ①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③但愿人长久,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来形容祖国的明天。
    ⑥古文中不乏以早晚天气的变化写山水之美的佳句,如《醉翁亭记》中的“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岳阳楼记》中的:“
     
     
    。”

    组卷:6引用:1难度:0.5

二、综合性学习(12分)

  • 4.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短片视频就是常说的短视频,其主要传播方式为互联网传播,传播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内。不只是青少年沉迷短视频,一些成年人也在低头中感到“时间知觉麻木”,在虚拟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
          短视频何以具有令人沉迷的用户黏性?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很容易传播扩散。此外,传播参与者既有围观心态,也有自我表露诉求。而短视频能够实现双重演足。短小便捷的传播形态,适应信息消费场景的碎片化;垂直深耕、算法推荐,实现精准对接用户需求。短视频还以参差多态的内容,拓展人们认识世界的维度。
          【材料二】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及增长率的有关数据。(如图)

    (1)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概括,短视频令人沉迷的原因。
    (2)请阅读【材料二】中的图表,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组卷:23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40分)

  • 12.写作。
          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不仅看到镭美丽的“颜色”,还惊喜地发现镭的“微光”。他们将科学发现的艰辛转化为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必定引发了你丰富的联想和思考。你是否也在人生追逐中看到了青春的“颜色”,发现了青春的“微光”?
          题目:我的青春也有美丽的颜色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3)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组卷:2引用:1难度:0.3
  • 13.题目:以“_______的味道”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组卷:2引用:4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