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31 3:0: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我国科技成就日新月异。下列有关我国科技成就的相关解读错误的是( )
选项 科技成就 相关解读 A 太阳能集水器采集空中水蒸气,冷凝成饮用水 水蒸气的液化过程是放热反应 B 研制催化剂PdH2,在温和条件下利用N2和H2合成氨 催化剂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活化能 C 探究Mg(OH)2矿物吸收CO2形成菱镁矿的机理 加压有利于封存CO2,能助力“碳中和” D 合成高性能和高稳定性氢氧燃料电池的催化剂 氢氧燃料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6 -
3.在R存在下,某反应X(g)=Y(g)ΔH1分两步进行:①X(g)+R(g)═M(g)ΔH2,②M(g)═Y(g)+R(g)ΔH3,其能量变化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5难度:0.5 -
4.《科学》最近报道,我国科学家破解了豆科植物固氮“氧气悖论”,发现存在如下平衡:豆血红蛋白(根瘤菌,粉红色)+O2⇌蛋白(固氮酶)•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5.SF6可用作高压发电系统的绝缘气体,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如图所示:已知:S-F键,F-F键的键能分别为327kJ⋅mol-1、159kJ⋅mol-1。则SF4(g)+F2(g)═SF6(g)ΔH等于( )
组卷:29引用:3难度:0.7 -
6.“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工艺将部分氧化的银丝镶嵌于铜器表面,艺人用“出汗的手”边捂边揉搓铜器,铜器表面逐渐变黑,银丝变得银光闪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6 -
7.常温下,在含大量Mg(OH)2的浊液中滴几滴NH4NO3溶液,下列物理量增大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
20.Br2是实验室中的常用试剂,也是工业原料。
(1)利用溴化铜制备溴的反应为2CuBr2(s)⇌2CuBr(s)+Br2(g)。T℃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的CuBr2固体发生上述反应,4~10min内c(Br2)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4~10min内v(Br2)=
②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物理量不变时,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uBr2的质量
B.CuBr的浓度
C.气体摩尔质量
D.气体体积分数
(2)假设Br2(g)+H2(g)⇌2HBr(g)的速率方程为v=kcα(H2)⋅cβ(Br2)⋅cγ(HBr)【k为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α+β+γ)为总反应级数,可以取整数、分数等】。某温度下,该反应在不同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实验组 c(H2)/(mol⋅L-1) c(Br2)/(mol⋅L-1) c(HBr)/(mol⋅L-1) 反应速率 I 0.1 0.1 1.0 v II 0.2 0.1 1.0 2v III 0.2 0.9 1.0 54v IV 0.4 0.1 2.0 2v
②在反应体系的三种物质中,其他条件不变,增大
(3)HBr(g)催化氧化反应为4HBr(g)+O2(g)⇌2Br2(g)+2H2O(g)。T℃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HBr(g)和1molO2(g)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总浓度与反应物总浓度之比为4:5,气体总压强为4.5kPa。该温度下,HBr(g)的平衡转化率是组卷:13引用:2难度:0.3 -
21.乙酸是典型的有机酸,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常温下,Ka(CH3COOH)=Kb(NH3⋅H2O)≈2.0×10-5。
①0.1mol⋅L-1CH3COONH4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②常温下,0.2mol⋅L-1CH3COOH溶液和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
(2)利用电催化还原CO2制备CH3COOH的装置如图所示。
b极是
(3)乙酸作化工原料可以制备氢气,涉及的反应如下。
I.热裂解反应:CH3COOH(g)⇌2CO(g)+2H2(g)ΔH1=+213.7kJ⋅mol-1
II.脱羧反应:CH3COOH(g)⇌CH4(g)+CO2(g)ΔH2=-33.5kJ⋅mol-1
已知键能:E(C-H)=416kJ⋅mol-1,E(H-H)=436kJ⋅mol-1,E(C=0)=745kJ⋅mol-1,则C≡O键的键能为
(4)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乙酸气体制备氢气,发生(3)中I、II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温度与产物的选择性关系如图所示【提示:H2的选择性=×100%】。n(H2)n(H2)+n(CO)+n(CH4)+n(CO2)
①已知:650℃时反应达到平衡。650℃之后,H2的选择性高于CH4,主要原因是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CH4和CO2的选择性应相等,CO和H2的选择性应相等,而实际上CO和H2的选择性不同,主要原因是组卷:8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