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智贤中学高三(上)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卷

发布:2024/10/27 7:30: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且要求的。)

  • 1.孔子曾经倡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孔门弟子子夏进而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命题;孟子也指出,东夷之人的舜和西夷之人的周文王,均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事功“得志行乎中国”。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

    组卷:16引用:6难度:0.5
  • 菁优网2.史学文献《战国策》中描述当时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蹴)鞠者。”西汉学者刘向《别录》载:“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如图为河南南阳方城县东关村汉墓出土的画像石蹋鞠图。上述史料可以说明(  )

    组卷:5引用:8难度:0.6
  • 3.从公元前105年开始,两汉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推行屯戍政策,以军屯为主,最多的年份屯军人数多达几千人。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这一举措(  )

    组卷:24引用:20难度:0.8
  • 4.汉初,诸侯国与中央汉朝同制,所封诸侯掌治其国,“皆令自置吏,得赋敛”,侯国丞相更是位高权重;但近年考古发现,汉宣帝时所封海昏国所设相仅属朝廷委派的官员,与列侯无臣属关系,且官秩如一般的县令、县长。这一变化表明(  )

    组卷:31引用:24难度:0.7
  • 5.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从家庭教育着手,着重阐发了儒家的家庭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材料表明,该《家训》的出现(  )

    组卷:6引用:7难度:0.6
  • 6.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组卷:130引用:125难度:0.6

二、非选择题

  • 19.何谓“中国”与何以“中国”
    秦汉以后的中国,传统的国家认同不仅表现为对某一君主、某个朝代的认同,还表现为对超越朝代的具有历史文化延续性的通称——“中国”的认同。自称“中国”者不仅是那些汉人主导的政权,也包括众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各个政权都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材料一:契丹人受其先祖鲜卑人影响,建国之后,为了表明政权的合法性及其重要地位,自称“炎黄子孙”,开始以“中国”自居。同时,仍然称宋朝为“中国”。他们强调夷人懂礼即是“中国”,并不反对汉人懂礼也是“中国”。到辽圣宗(983-1031年在位)后期又自称“正统”。在自称“正统”的同时,仍然继续称宋朝是“中国”。
    金人进入中原后,亦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理论,自称“中国”,也没有将辽、宋排除在“中国”之外。辽金时期,实际上萌生了多元正统意识,即比较宽泛的“中国”意识,或称“大中国”意识。
    ——摘编自赵永春《10-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材料二:清代(1840年以前)在经济上比唐、宋、明都有较大的发展,在边疆版图、对外关系、文化思想等方面更为显著。但与同时期西方相比,发展相对缓慢,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影响。总之,清代(1840年以前)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积极、消极并存。
    ——摘编自杜家骥《论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评析辽人、金人的“中国观”。
    (2)运用相关史实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多角度说明。

    组卷:23引用:6难度:0.5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菁优网
    材料二 清代纂修《大清一统志》概况
    时间 概况
    康熙二十五年(1686)至乾隆五年(1740) 参照各省遵旨编纂的本省《通志》及中央档案纂修,确保一统志的官方性。在疆域构建方面,把民族聚居的边疆,尤其是长城以外的“三北”(西北、北部、东北)包含在内,强调“中外一家”,正面批判了此前“华夷之辨”下仅以长城以内作为“中国”疆域的观念。
    乾隆二十九年
    (1764)至乾隆
    五十年(1785)
    主要是因初修后国家诸多边疆统一战争需重新记载,尤其是乾隆中期统一新疆后,“中国”疆域达到极盛。故而,此次修纂以昭示疆域“一统无外之盛”为宗旨,继续塑造“中国”疆域广阔的空间观念。
    嘉庆十六年
    (1811)至道光
    二十二年(1842)
    因疆域版图最终底定,需把各地的建置沿革、职官、户口等一切裁改事宜划一记载。将西北、北部完全纳入“大一统”疆域版图之中,特别突出东北疆域的地位,追溯清朝统治从兴京、盛京到北京的延续,进而证明清政权的合法性。同时,进一步深化已经形成的疆域一统观念。
    ——据李金飞《清代疆域“大一统”观念的变革——以<大清一统志>为中心》整理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大清一统志》的纂修予以解读。(要求:解读合理,事实准确,逻辑清晰。)

    组卷:3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4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