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5/1/7 23:30:2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在3.6万多种高等植物中,1.7万种是我国所特有的。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衣食住行都依赖植物,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与植物相关的传统知识和文化。但近年来,由于栖息地丧失、生存环境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外部因素,以及植物自身繁育障碍,我国有3800余种植物被列入受威胁物种清单。一般情况下,当物种种群数量极低或物种原有生存环境被破坏甚至不复存在时,迁地保护就成为保护物种的重要手段。
          迁地保护并不是简单地把植物挖过来栽种,而是指以人工途径,将生存受威胁物种、区域特有物种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从原产地迁往其他地域的专业机构(如植物园)予以保护,也包括建立种质资源库来保存植物种子、组织、器官等。
          植物园是植物迁地保护的基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力量。开启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一种国际通行的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方式。2021年10月,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我国宣布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开启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植物园资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气候带与典型植被区划特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现有植物园综合实力等因素,科学合理规划国家植物园空间布局,采取整合与新建相结合的方式,稳步构建以代表典型气候带和典型植被特征区域的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国家植物园体系,逐步实现我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的目标。
          此外,在建设好国家植物园的同时,还需要推进相关工作,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科技支撑、健全管理体制等,加强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促进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的协同发展,使得更多的濒危物种摆脱灭绝困境,以保障生态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进步。
    (取材于周学则、沈辉等人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现存1.7万种高等植物,是世界上野生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B.与植物有关的知识和文化异常丰富,所以我国各民族生活都依赖植物
    C.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我国野生植物濒临灭绝的主因
    D.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需要逐步推进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迁地保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国家植物园承担的核心任务之一
    B.保护对象并不局限于濒危野生植物
    C.以人工方式来改变植物的生长习性
    D.搜集和储存植物种子也是保护内容
    材料二
          国家植物园4月18日在北京正式揭牌。此次设立的国家植物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扩容增效整合而成。
          国家植物园的选址,既要考虑现有资源的整合,又要关注地理植被的“区域代表性”。北京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界地带,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国家植物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寿安山南麓,西山脚下。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约合9000亩),是原北京市植物园面积的10倍。此区域地势起伏,海拔61.6至584.6米不等;具备稳定水源,在山间形成了一个10多公顷面积的湖泊。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新优植物开发培育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的批复文件指出,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中科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以国家名义设立植物园,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批复要求建设以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植物园体系,不断促进迁地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将其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有机衔接,相互补充,推动形成较为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丰富的物种收集是国家植物园的重要特色。目前,国家植物园已收集各类植物1.5万余种,迁地保护水杉、珙桐等珍稀濒危植物近千种;拥有亚洲最大植物标本馆、6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和国际海棠品种登录权;国家植物园还计划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陆续建成20个特色专类园、7个系统进化植物展示区和1个原生植物保育区。
          国家植物园整合了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的优势资源,具有全国领先的科研实力和植物迁地保护水平。其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是国内顶级植物科研机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有5位院士;植物所主持完成的成果屡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奖项。植物所成为国家植物园的组成部分,意味着其植物研究保护和科普能力将得到很大提升。
    (取材于周学则、沈辉等人的文章)(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国家植物园”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规划占地近600公顷,不仅规模大而且规格高
    B.所在区域地势起伏,有稳定水源,地理条件优越
    C.已经具备一定的植物迁地保护的经验和科研基础
    D.首次设立以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为主体的植物园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域气候和植被特征的不同,影响着国家植物园的布局与建设
    B.建设完善的国家植物园体系,是我国保障生态安全的主要目的
    C.国家植物园将会实现对我国所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的保护
    D.保护本土植物的同时,国家植物园还将推动物种保护的国际化
    (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的原因及意义。

    组卷:7引用:1难度:0.5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26分。(一)

  • 2.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六国论
    苏洵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故曰:弊在赂秦也。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      ①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立国也,非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攻伐,习于诈虞,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民,骈首抵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毒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之图存也哉!
          ②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节选自清•李桢《六国论》)注释:①终刘于虐:最终虐杀。刘,杀戮。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赂秦耶 率:轻率
    B.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保全
    C.暴秦之欲无 厌:满足
    D.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至丹荆卿为计 岂非其暴邪
    B.赵尝五战 其溺攻伐
    C.洎牧以谗诛,邯郸 而必之图存也哉
    D.则胜负数,存亡之理 日驱无辜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后来秦国多次攻打赵国,李牧却连连败退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胁迫啊
    C.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
    假如(六国中)有像秦一样善于利用有利的地理形势
    D.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
    怎能使六七个君王,凌驾于人民之上
    (4)下面对两则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认为贿赂敌人就是削弱自己,给国家带来无穷的祸患甚至亡国。
    B.苏洵于第四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提出了六国求得生存的正确策略。
    C.李桢认为六国都想称霸天下,后世论者是站在六国立场的偏颇之论。
    D.李桢于篇末点明主旨,指出六国是有保全自己甚至称王天下的途径。
    (5)请你结合以上两则选文,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六国”灭亡的原因。

    组卷:11引用:2难度:0.6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

  • 3.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注释:①执鞭之士:市场的守门卒。 ②疏食:粗粮。
    (1)请解释: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2)以上材料都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认识。

    组卷:11引用:1难度:0.6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2。

  •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潼关吏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注释: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②西都:指长安。③桃林战:指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进攻潼关。守将哥舒翰本想据险固守,但唐玄宗听信杨国忠之言,不断促战。哥舒翰被迫出战,大败,潼关失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潼关守军修关筑城辛勤备战的景象及潼关的雄姿。
    B.“连云列战格”句,运用比喻手法,凸显了潼关的险峻。
    C.本诗叙述中有问答,人物对话具体表现人物心理和形象。
    D.本诗语言平实,用韵自由,与陶潜《归园田居》都属古体诗。
    (2)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潼关吏的形象,并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3)诗人以“慎勿学哥舒”作结,意蕴丰富。请结合诗句和注释,简要概述蕴含的深意。

    组卷:15引用:1难度:0.6

七.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 11.按要求作答,700字左右。
    “担当”一词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从春秋时期面对强敌挺身而出的烛之武,到唐宋时期或直言进谏或借古鉴今或身处困境初心不改的魏征、杜牧、苏洵、王安石等,历代仁人志士以不同方式生动地诠释了“担当”的具体内涵。
          作为当代中学生,立足现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你对“担当”一词有着怎样的思考呢?请你以“说担当”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组卷:10引用:3难度:0.6
  • 12.按要求作答,700字左右。
          主动拥抱是一个动作,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情怀。有时,你与他、与梦想、与时代……之间,可能只欠缺一个主动拥抱。
          请你以“主动拥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合乎情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组卷:5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