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师达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11/7 19:0: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
1.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却属于不同的动物类群.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
组卷:101引用:17难度:0.9 -
2.在鱼体内有时会发现寄生虫,如异尖线虫(属于线形动物)、华枝睾吸虫等。对以上两种寄生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60引用:14难度:0.8 -
3.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它的身体结构有一系列特征与这种生活方式相适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31引用:15难度:0.5 -
4.大雨后,蚯蚓常会爬到地面上来,原因是( )
组卷:44引用:14难度:0.9 -
5.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偏好性,课外小组选择了三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每一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在提供的几种树叶中,蚯蚓更偏好于取食( )
处理方式蒙古栎树 杨树 红松树 未分解叶(克) 2.44 5.94 4.79 半分解叶(克) 7.20 9.42 8.71 组卷:16引用:6难度:0.5 -
6.鼠妇、蜘蛛和蜜蜂的共同特征是( )
组卷:122引用:7难度:0.4 -
7.“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这是唐诗《咏蟹》中的诗句,诗中所说的“骨”是指螃蟹体表的( )
组卷:496引用:41难度:0.6 -
8.小明在学习过程中,记录了几种感兴趣的动物:鲸鱼、鳄鱼、章鱼、甲鱼,这几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组卷:48引用:11难度:0.7 -
9.在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的池塘中养鱼,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起。下面几种猜测合理的是( )
组卷:78引用:12难度:0.7 -
10.下列关于鱼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2引用:4难度:0.7 -
11.BTB(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指示剂,溶液呈蓝色,当遇到二氧化碳后,会变成黄色。将金鱼养在新配制的BTB溶液中一段时间,随后取出金鱼,向溶液中投入一些金鱼藻,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本实验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组卷:169引用:8难度:0.3 -
12.2017年,研究者在水底洞穴中新发现了一种盲高原鳅。其眼睛高度退化,用鳃呼吸,体表光滑无鳞,具有鳍、侧线和许多触须。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
组卷:190引用:16难度:0.4 -
13.青蛙不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其主要原因是( )
组卷:98引用:5难度:0.6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39.科研人员利用虎皮鹦鹉进行研究:是否聪明能干的雄鸟更能吸引异性。每组包括1只雌鸟、2只雄鸟,共同完成以下流程。
序号 装置 操作步骤 1
初选
雌鸟可随意在中立区与优选区活动。①将3只虎皮鹦鹉按照图示位置安排好。
②每天将2只雄鸟的位置更换。
③记录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较长一侧的雄鸟称作雌鸟的“青睐者”,另一只称作“落选者”。2
训练①开箱取食训练的装置
②雌鸟观察雄鸟取食过程①将雌鸟带离训练区。对“落选者进行为期一周的开箱取食训练。
该过程需要经过开方箱-开抽屉-开圆盒三步才能得到食物。
②对“青睐者”
③一周后,雌鸟观察2只雄鸟取食过程。3
再选装置同“1初选” 将3只虎皮鹦鹉再次移入初选装置,记录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
(2)在“2训练”这一环节中,“?”表示的处理方法是
(3)“落选者”雄鸟进行技能培训后,可以打开箱子取出食物。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该行为属于
(4)据图1可知,“落选者”经过培训后,再次选择时雌鸟在其区域停留的时间
(5)有人认为“落选者”经过“再选”后重获青睐是因为雌鸟看中了它得到的食物,那么到底是“食物”还是“获得食物的能力”是受青睐的原因呢?科研人员另外选用虎皮鹦鹉进行实验,并对上述实验做两处改动:①对“落选者”没有进行开箱取食训练;②“再选”阶段给“落选者”鸟笼中放入食物;记录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可知,组卷:68引用:3难度:0.3 -
40.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图1),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墩墩,喻意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2021年7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大熊猫(图2)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其黑白相间的体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它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缺少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
大熊猫靠吃竹子为生,竹子占全年食物量的99%。也正是大熊猫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大熊猫保留着食肉动物的那种较为简单的消化道,没有食草动物所具有的专门用于储存食物的复杂的胃和巨大的盲肠,肠胃中也没有用于把植物中的纤维素发酵成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共生细菌或纤毛虫。为了获得所需的营养,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吃快拉、随吃随拉。所以大熊猫每天一半的时间都在进食,这样才能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
大熊猫几乎全年吃素,但它也并非真正的“和尚”,遇到机会,也要开一次“荤”,恢复一下其祖先的本性。大熊猫有一套巧妙的办法来对付竹鼠,一旦抓住,就撕去鼠皮,尽食其肉。它很少捕食动物,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图3是大熊猫的头骨及牙齿)。
大熊猫除发情配种季节外,其他时候一般是单独生活,各有其活动的区域。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交配完成后雌雄大熊猫再次分开单独生活,妊娠、分娩和育幼等工作由雌性大熊猫独自完成,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由于熊猫生殖能力和育幼行为两方面的高度特化,使熊猫的种群增长十分缓慢。
(1)大熊猫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2)大熊猫能够捕食竹鼠,并且通过观察大熊猫的头骨及牙齿图,可以发现,大熊猫的牙齿中有
(3)下列属于大熊猫为什么濒临灭绝的原因的是
a.由于人类的盲目活动,使其生境遭到破坏,导致其栖息地面积缩减
b.在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非法捕猎
c.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大熊猫被迫退缩于山顶,竹种十分单纯,食物的减少
d.熊猫本身的繁殖能力降低,熊猫宝宝的存活率较低
(4)目前,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由濒危降为易危,原因是组卷:66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