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 三峡》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1/9 9:30:1

一、阅读

  • 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唐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灔澦堆。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於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灔澦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沿溯阻绝 沿:
     
    ②不以 疾:
     
    大溪口 发:
     
    ④仰视天匹练 如……然: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3)[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灔澦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
     
    ;等到夏秋水涨时,
     

    (4)[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组卷:1325引用:5难度:0.5

一、阅读

  • 3.阅读两组文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扇。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选自苏轼《放鹤亭》有删减)[注]①傃(sù):朝、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或短语。
    略无阙处
     

    ②素绿潭
     

    ③属凄异
     

    明年
     

    ⑤故之曰“放鹤亭”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3)【甲】、【乙】两文中所写景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析
    (4)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按水势涨落的顺序,描绘了三峡四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之情。
    B.【乙】文中彭城山的特点是山势连绵、山岗从四面合拢,放鹤亭就建在该山的山顶上。
    C.【甲】、【乙】两文语言风格相似,都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D.联系作者,通过揣摩,我们可知【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

    组卷:1428引用:4难度:0.4
  • 4.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一】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二】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石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节选自《水经注•黄牛滩》)【注】①径:经过。②成就:造就。这里是“自然”的意思。③纡:弯曲、绕弯。④信宿:连宿两夜。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
     

    ②属凄异
     

    (2)把语段(一)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语段(一)写出了三峡夏天和春冬之时“水”的什么特点?请概括。
    (4)两个语段的篇末都引用了歌谣,请简析其作用。

    组卷:503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