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大学城三中八年级(下)调研语文试卷
发布:2024/6/23 8:0:10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①天空划过了无数的流星,降落在了我的宇宙。我看到鸡鸣寺的樱花开了,此时的你或许正在可可西里看动物迁徙,或许正为武汉的樱花叹为观止,或许正按照行辈给亲戚敬酒,或许正因看到了惊讶的东西话语戛然而止,或许正漫步于川西的雪山上,或许正享受着三亚的海风,或许正在赛车场镇定自若地面对对手。
②而此时的我正怅wǎng( )地望着朦胧的月色,幻想着你的身影,回忆着你曾经对我说的话:“没人规定,一朵花应该长成玫瑰还是向日葵。”
③我见过磅礴的天海,广阔无垠的沙漠,连绵的群山,所以比起世界我更在乎身边的美好。即便是在冗杂的事物中感到烦恼、dài( )慢,在争sòng( ) 中感到无奈、束缚,但在这片天衣无缝的皎洁月光中,我看到了自己的方向。
(1)请为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迁徙
②行辈
③冗杂
(2)根据文段的拼音写汉字。
①怅wǎng
②dài
③争sòng
(3)文段中的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叹为观止
B.戛然而止
C.镇定自若
D.天衣无缝组卷:5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32引用:3难度:0.5 -
3.模仿下列给句式,从所给场景中选择一个,写三个句子。
示例: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场景:运动会 合唱比赛组卷:8引用:2难度:0.7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传说中,谷雨的起源与仓颉造字有关。据《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创造了文字,惊动了天地,出现了天降粟谷,谷如雨下的奇观。后来,人们就将这天定为“谷雨节”,作为纪念仓颉的日子。至今陕西白水仓颉庙仍然在谷雨节气举行传统庙会,祭祀仓颉,感念他发明文字的巨大功绩。
《二十四节气志》中介绍,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小勐宋还有着在谷雨之后为虫儿们“过节”的习俗。节日的仪式是,在田地里找几条蚯蚓、几只蝈蝈等作为虫类代表,向它们郑重道歉说,人们在耕作的时候,可能打扰到它们,甚至无意间伤害到它们,希望得到它们的原谅,然后再将它们放生。
谷雨前正位春茶采摘时节。江南多产绿茶,各地开采时间或早或晚,根据采摘的时间,一般可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前者采于清明前,后者采于清明至谷雨之问。人们多以明前茶为贵,不过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却指出:“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他还认为谷雨茶温凉,有祛火、明日、除湿气的功效,可做茶疗。
【材料二】
谷雨赏牡丹,相传唐朝曹州有位生于谷雨时节、死于谷雨时节,名字也叫作谷雨的年轻人,在一次发大水时,不仅凭借好的水性救了全村人,还救了一株牡丹花,后来谷雨母亲病重,牡丹花幻化成人形来照顾其母,原来牡丹花即是牡丹仙子,谷雨与牡丹仙子情投意合,欲成婚。不料牡丹仙子的仇人得病,需饮牡丹血方痊愈,于是抓走所有牡丹,谷雨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仇人所在,在救出牡丹花仙时,不幸被仇人杀死,这一天正好是谷雨,从此,在谷雨死的那一天,天空就会下起雨,所有的牡丹都会开放,以此来纪念谷雨。
【材料三】
谷雨是春种的大忙时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又名杜鹃,俗称布谷鸟。此鸟飞鸣田头桑间,农人便以为此鸟在催促人们耕种。有谚云:“清明谷雨紧相连,早稻地区种秧田。”谷雨是播种的时节,人们在布谷鸟“催耕”的啼鸣中,将谷种均匀地播撒到秧田中去,播撒的不仅是谷种,更是丰收的希望,因此播种也不乏“仪式感”。在浙江衢州一带,农人要在稻种箩里插一支新柳,播种后要把柳条插入秧田进水口,直到拔秧时才拔去,意在“留秧”。衢州常山地区的人们还将丰收的期盼寄托在食物上,比如吃发糕,寓意稻种芽壮根发,吃豆芽菜,寓意稻种下地有根有芽。
谷雨时节无论是播种养蚕、赏花品茗,还是驱除病害、纪念仓颉,都体现了古人的风雅和智慧,也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现代人可以在享受节气文明的欢愉里,告别春季,迎接即将到来的夏天。
【材料四】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说仓颉因“天降谷于雨”的奇观深受感触而造字,后来人们就将这天定为“谷雨节”。
B.相传一位叫谷雨的人,因为生于谷雨时节、死于谷雨时节,所以将这天命名为“谷雨”。
C.谷雨是春种的大忙时节,布谷鸟催耕,农人播种稻谷、栽种柳条,寄予着丰收的期望。
D.在我国传统农业文明里,谷雨节气既有实际的农业生产意义,也有民俗文化意义。
(2)李雅和你在游玩的路上看见农民们正在插秧,你们就此展开了讨论,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全李雅与你的对话。
李雅:快看,那边有人站在水中插秧。
你:是的呢,你知道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这个时节插秧吗?
李雅:不清楚,你可以告诉我吗?
你:当然。听我们老师讲,“谷雨”可是春种的大忙时节呢!人们会延续前人的传统,在谷雨这天下地插秧,因此谷雨时插秧已成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这些习俗的传承体现了①
李雅:是呢,而且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②
你:没错。
(3)仔细阅读材料四,你从中得出了哪些与“谷雨”有关的信息?
(4)李雅很喜欢【材料三】介绍时的语言,但她认为“因此播种也不乏‘仪式感’”的“不乏”可以换成“有”,你觉得哪个词更好?为什么?
(5)学校准备在谷雨节气当天组织学生们实地考察,请结合材料补充下面的采访提纲。采访时间 本周周五 采访地点 ①地点名称:
②推荐理由:参加人员 一组成员 采访方式 现场采访 采访目的 ③ 采访对象 A.当地居民B.学生C.茶文化研究专家(任选一个对象提一个问) 采访问题 ④选 组卷:6引用:1难度:0.5
四、作文(55分)
-
10.写作。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进入初中后,是您的谆谆教导,指明了我前进的方向;是您的悉心照料,抚慰我迷惘的心灵;是您的严肃批评,校正我偏离了的航向。师泽如光,在平凡中坚守的您,如清辉洒满大地,如微风拂过手心,我被感动,被鼓舞……在这重复单调的日子里,我想写下与您的故事。
请从以下两项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写作。任务 题目 文本类型 任务一 《一路有您,真好》 记叙类 任务二 表达你对老师的感谢和敬意 书信 组卷: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