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4 4:0:2

一、积累运用(28分)

  •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汉字博大精深,是华夏民族创造的令人             的文化宝。①汉字,纵跨几千年时光。横越数万里广土地,让所有南腔北调、方言异音的海内外中国人,都能以呢nán的乡音作为亲切的问候,②汉字起源甚早,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丰富的字体与书风。③这种问候所展现的民族向心力与文化聚合力,是其它文字所不及的。④从字体的古今演变中,可以piē见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是全球华人共同的乡音。”
    (1)给加点字注音。
     

    广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呢nán
     

    piē见
     

    (3)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成语是
     

    A.自惭形秽
    B.叹为观止
    C.望尘莫及
    D.附庸风雅
    (4)语段中划线句子语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3.默写。
    (1)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5)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具兴”的佳句,《岳阳楼记》中对应“两字关情”的句子是:
     
     

    (7)当朋友遭遇挫折、身处逆境时,我们可以引用刘禹锡在《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句子“
     
     
    ”,激励友人着眼未来,勇敢向前。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59分)

  • 8.文学类文本阅读。
    诗歌创作课      文珠老师分配到这所乡镇中学刚满一学期,校长就要求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都要开一门选修课。分配给文老师的,是诗歌创作课。
          为了备课,文老师把有关诗歌创作入门的书都买了回来,研究如何上好诗歌创作课。然而,一到课堂上,看到这拨儿孩子亮晶晶的黑眼睛中,有质疑,有期待,还有一丝讪笑,文老师满腹的大道理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她只好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我的奶奶”,然后交代:这就是我们今天诗歌创作的标题。
          下面一片嗤笑声。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难道要写一首诗,歌颂祖孙情深?这太没劲了……”文老师笑着说:“不。我要让大家闭上眼睛,想想奶奶发脾气的时候……”
          这一下,孩子们可有话说了。
          有人举手,声称奶奶这会儿准在集市上跟人吵架呢。“那些不知足的买菜人,会把罩生生的蔬菜剥掉一层,才肯称重,那可是奶奶千辛万苦种出来的菜。奶奶气坏了,会一手抓住顾客的马甲袋,一手拽着别人猛掰菜帮的手,非要讨个说法,问剥下的菜叶能不能吃,这是不是浪费?”奶奶卖完菜,会挑着买菜人剥下的菜叶回家,她用这些菜叶烧菜粥、煮面条,一样好味道。奶奶总是说,不要认为只有菜心才甘甜细嫩,浓霜露水都泼洒在外面的这层菜叶上,这几片叶子,味道真不赖呢。
          文老师欣喜地点了点头:“就写这一段,多好的诗,多美的道理。
          另一个孩子说:“这会儿,我奶奶正在练签名呢,签不好,就打自己的右手,骂右手笨,不争气。”他说爸爸妈妈和叔叔婶婶都在外地打工,他和堂弟、堂妹一直被托付给爷爷奶奶。“之前,我们三个孩子的作业本和试卷,都是爷爷签名的,我奶奶不识字。每次爷爷签名时,她只负责端茶递水,在一旁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可是,爷爷去年去世了,奶奶必须学习自己签名了。是我教会了奶奶写她的名字。”他说,奶奶拿着笔照猫画虎,不免有些急躁:“这笔怎么拿起来比铁耙子还重?”话虽这么说,但奶奶还是每天坚持认认真真写一百次“倪学仙”三个字。大冷天的,奶奶写字写得左手如冰,右手如火,出了一头汗。“但我觉得,学写字这件事,把奶奶从痛失爷爷的悲伤中拔了出来,让她对学习新事物有了自信。”
          文老师抬起手,向着那个孩子竖了竖大拇指:“就写这一段,多好的诗,多倔强的心性啊。
          还有一个孩子说:“今年奶奶种的橘子大丰收,这会儿,果贩子正在地头压价呢。”他说奶奶会跟他们吵嘴,来回掰扯,只为了橘子的收购价能涨两毛钱。但最大最甜的上百斤橘子,奶奶说什么也不肯卖给果贩子,她要给在外地的儿孙们各邮寄一箱,还要留下一部分,专做橘子香膏。香膏做起来可麻烦了——先用小刀把橘皮内侧的白色经络削去,把橘皮切成细末,在石臼中进一步舂烂,加入葵花籽油,隔水蒸两个小时;接着,把橙黄的香油过滤出来,在油中再加入蜂蜡,隔水加热搅拌,使蜂蜡融化,趁热注入一个个带盖儿的小瓷瓶中,等待凝固。这就是橘皮香膏了。奶奶不仅给儿媳妇做,给大孙女做,也给出嫁的女儿做,还留一罐给自己。“每天,梳头洗脸后,奶奶都用小勺儿舀出一点儿香膏,在手腕和脖子后面点抹开,空气里都会有橘子的清爽香气。邻居们还会取笑奶奶,说她臭美,七十岁了还用香膏。”
          孩子们听到这里,哄堂大笑,但接着也许被触动了某根心弦,所有的人都静默了。讲故事的孩子脸上也浮起一丝羞愧。这帮担心的、活蹦乱跳的孩子,从没这样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奶奶……奶奶也许仍像少女一样,会打心眼里渴望能戴花、能爬树割蜂蜜、能摸鱼捞虾吧?因此,她才固执地保留了古法制香膏的手艺。
          文老师想继续点拨面前这个动情讲述的孩子,忽然,她把手收了回来。她觉得,诗歌课讲技巧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睁大眼睛,去探寻长辈的内心世界,去审视大地上有情的万事万物。
          不一会儿,教室里一片蚕吃桑叶般的书写声。文老师意识到,创作一首敏锐而独特的小诗,并非她这个老师的功劳,在孩子们心灵深处,诗歌的泉眼本来就在,她只不过是拨开落叶,清理乱石,让这些泉眼重见天日,泉水汩汩流淌而已。
    (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作者明前茶)(1)作品写了三个奶奶,她们分别因什么事而发脾气?
    (2)文中写同学发言后,大家先“哄堂大笑”,接着“都静默了”,请揣摩“静默”的原因。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文老师说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
    (4)阅读了这篇作品,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从学生和老师的角度分别回答。
    (5)这节课上孩子的发言一定引发了你的相关联想吧?请描述你身边某人发脾气的具体表现,要求恰当运用神态、动作、语言等方法,自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100字左右。

    组卷:15引用:1难度:0.3

三、写作(63分)

  • 9.作文。
          请以“这,真的很重要”或“这,其实并不重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2)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组卷:3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