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1/25 12:30:2
一、阅读理解
-
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么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选自《傅雷家书》)(1)傅雷接到儿子的来信非常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什么?请阅读选文后简要概括。
(2)傅雷在这封信中对儿子寄予了怎样的希望?组卷:77引用:1难度:0.8 -
2.名著阅读。
两周前看完《卓别林自传》,对1910至1954年间的美国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那种物质文明给人的影响,确非我们意料所及。一般大富翁的穷奢极欲,我实在体会不出有什么乐趣可言。那种哄闹取乐的玩艺儿,宛如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在书本上看看已经头晕目迷,更不用说亲自经历了。像我这样,简直一天都受不了:不仅心理上憎厌,生理上、神经上也吃不消。
(1)以上材料出自《
(2)阅读了这部书后,你能看出书中的父子之间除了血肉相连的父子关系,还是什么关系?组卷:113引用:2难度:0.8 -
3.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又怎样的性格特征?“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什么事件?组卷:161引用:13难度:0.7 -
4.在《傅雷家书》中,作者在给儿子写信时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组卷:80引用:4难度:0.5 -
5.阅读《傅雷家书》片段,回答后面小题
我屡屡提醒你,单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有很大弊害的。以你的气质而论,我觉得你需要多多跑到大自然中去,也需要不时欣赏造型艺术来调剂。假定你每个月郊游一次,上美术馆一次,恐怕你不仅精神更愉快,更平衡,便是你的音乐表达也会更丰富,更有生命力,更有新面目出现。亲爱的孩子,你无论如何应该试试看!
一九六一年二月八日晨 八九两月你统共只有三次演出,但似乎你一次也没去郊外或博物馆。我多担心你身心的健康和平衡;一切都得未雨绸缪,切勿到后来悔之无及。我始终觉得你犯一个毛病,太偏重以音乐本身去领会音乐,但与音乐以外的别的艺术,尤其大自然,实际上接触太少。整天看谱、练琴、听唱片……久而久之会减少艺术的新鲜气息,趋于抽象,闭塞,缺少生命的活跃与搏击飞纵的气势。
一九六一年十月五日深夜
(1)从两节选文看,傅雷对音乐艺术有怎样的独到理解?
(2)选文中傅雷的话富有哲理,这对你学习和生活有哪些有益启示?组卷:184引用:6难度:0.9 -
6.名著阅读。
下面关于名著《傅雷家书》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组卷:352引用:4难度:0.9
一、阅读理解
-
18.在儿子长大成才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在哪些方面给予了儿子悉心指导?(至少写出两点)
组卷:87引用:1难度:0.8 -
1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你该记得,胜利以前的一年,我在上海集合十二三个朋友(内有宋伯伯、姜椿芳、两个裘伯伯等等),每两周聚会一次,由一个人做一个小小学术讲话;然后吃吃茶点,谈谈时局,交换信息。那个时期是我们最苦闷的时期,但我们并不消沉,而是纠集了一些朋友自己造一个健康的小天地,暂时躲一下。你现在的处境和我们那时大不相同,更无需情绪低落。我的性格的坚韧,还是值得你学习的。
(1957年3月18日深夜于北京)【乙】修养是整个的、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的做人,而是包括对世界、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二十世纪的人,生在社会主义国家之内,更需要冷静的理智,唯有经过铁一般的理智控制的感情才是健康的,才能对艺术有真正的贡献。
(1957年3月18日)(1)【甲】【乙】两语段选自《
(2)【甲】选段作者在家书中是如何疏导儿子的不良情绪的?
(3)【乙】段反映着作者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请你说说作者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组卷:106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