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五十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8 8:51:19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B C D 锂离子电池 硅太阳能电池 电动车电池充电 燃气灶 组卷:34引用:4难度:0.7 -
2.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0引用:1难度:0.7 -
3.用于鉴别甲烷与乙烯的最佳方法是( )
组卷:37引用:2难度:0.8 -
4.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95引用:2难度:0.7 -
5.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8NH3═N2+6NH4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53引用:13难度:0.7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54引用:1难度:0.5 -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体现的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物质 用途 体现的性质 A SO2 生产硫酸 还原性 B NH3 生产碳酸氢铵 还原性 C SiO2 制取硅单质 氧化性 D Fe2O3 冶炼金属铁 氧化性 组卷:49引用:4难度:0.8 -
8.下列关于SO2和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3引用:6难度:0.7 -
9.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2难度:0.8 -
10.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 )
组卷:48引用:5难度:0.7
-
29.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加热、夹持装置略去,已检查气密性),探究CO2、SO2分别通入KI溶液中对反应4I-+4H++O2═2I2+2H2O的影响。
(1)探究通入CO2的影响。
①甲是实验室制CO2的装置,b为石灰石,则c为
②实验发现:若仅向丙中通入O2,1小时后丙中溶液颜色未发生明显变化;若同时向丙中通入CO2与O2,1小时后,丙中溶液变为浅黄色,生成了可使淀粉变蓝的物质,该物质是
(2)探究通入SO2的影响。
①若试剂b为Na2SO3,试剂a为70%的硫酸,甲中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向丙中同时通入O2和SO2,1 小时后,溶液中出现浑浊。查资料可知,O2未参与反应,SO2与水在I-催化下生成了硫单质和硫酸。化学方程式是组卷:37引用:4难度:0.6 -
30.为探究H2O2、SO2、Br2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查阅资料可知,Br2易溶于Cl4).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 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ii.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 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iii.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2)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4)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①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打开弹簧夹,通入N2,待排净装置内空气后,关闭弹簧夹,再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
②丙同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在B和C之间增加盛放CCl4的洗气瓶D,丙同学的目的是
③将乙和丙同学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5)iii中滴入少量H2O2没有明显变化.
提出假设:
观点1:H2O2的量少不能氧化Br-
观点2:B中有未反应H2SO3
为验证观点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颜色变化前的B中溶液于试管中
(6)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H2O2、SO2、Br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组卷:52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