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8)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9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组卷:64引用:15难度:0.7
  •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组卷:39引用:8难度:0.9

三、默写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过秦论》中,贾谊用“
     
     
    ”两句,写出了陈涉起义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3)《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

    组卷:28引用:2难度:0.9

四、文言文阅读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过秦论(中)(节选)
    贾谊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注]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廩,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注]元元:善良。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B.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C.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D.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面称帝”中的“南面”,古代以坐北面南为尊位,帝王的座位面向南,所以称居帝位为“南面”。
    B.“夫寒者利短褐”中的“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释褐”又可指去官或辞官。
    C.“去收孥污秽之罪”中的“收孥”是指古时,一人犯法,妻子儿女连坐,没为官奴婢,谓之“收孥”。
    D.“不借公侯之尊”中的“公”是爵位名,《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论证结构清晰,第一段回顾历史,指出秦统一天下是得民心、顺天意的;第二段指出秦失天下的根本原因;第三、四段以秦二世为例,正反对比,突出秦二世之“过”。
    B.选文与课文比较,指出秦取天下与守天下都必须施行仁义,反对统治者“废王道”“以暴虑为天下始”的行为。
    C.贾谊作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汉王朝出谋划策,但他也能从客观上认识到“民心”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农民起义的力量。
    D.《过秦论》作为辞赋家的政论文,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选文也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力,且句式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②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5)在本文中,作者认为统治者犯了什么错误才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组卷:15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