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六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12 19:0: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0分)

  • 1.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以油脂为原料制肥皂 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
    B 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Na2CO3可与酸反应
    C 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铁与H2O高温下会反应
    D 用84消毒液对图书馆桌椅消毒 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

    组卷:3引用:2难度:0.6
  • 2.在催化剂表面CO2与H2反应的部分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Ts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反应历程(  )

    组卷:29引用:6难度:0.6
  • 3.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7引用:2难度:0.7
  • 4.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31引用:2难度:0.7
  • 5.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H2NCOONH4(s)⇌2NH3(g)+CO2(g)。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①v(NH3=2v(CO2
    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④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密闭容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⑥密闭容器中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⑦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

    组卷:49引用:3难度:0.7
  • 6.如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07引用:11难度:0.7

三、填空题(共56分)

  • 19.(1)用0.2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1~2滴甲基橙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
    ①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
     
    (填编号)。
    ②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滴定次数 盐酸体积/mL 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00 18.10
    2 20.00 0.00 16.20
    3 20.00 0.00 16.16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
    B.滴定结束时,俯视计数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D.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E.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
    (2)定量探究2I-+S2
    O
    2
    -
    8
    =I2+2
    SO
    2
    -
    4
    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查阅资料:该反应速率与c(S2
    O
    2
    -
    8
    )和c(I-)的关系为v=kcm(S2
    O
    2
    -
    8
    )cn(I-),k为常数。
    实验任务:测定不同浓度下的反应速率确定m、n的值。
    实验方法:按下表体积用量V将各溶液混合,(NH42S2O8溶液最后加入,记录开始反应至溶液出现蓝色所用的时间t。实验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S2
    O
    2
    -
    8
    +2I-=2
    SO
    2
    -
    4
    (慢)+I2;I2+2S2
    O
    2
    -
    3
    =2I-+S4
    O
    2
    -
    6
    (快)。实验记录表:
    实验编号 A B C D E
    0.2mol•L-1(NH42S2O8溶液/mL 10 5 2.5 10 10
    0.2mol•L-1KI溶液/mL 10 10 10 5 2.5
    0.05mol•L-1Na2S2O3溶液/mL 3 3 3 3 3
    0.2mol•L-1KNO3溶液/mL 0 V1 V2 V3 V4
    0.2mol•L-1(NH42SO4溶液/mL 0 V5 V6 V7 V8
    0.2%淀粉溶液/mL 1 1 1 1 1
    t/s t1 t2 t3 t4 t5
    ①加入KNO3、(NH42SO4溶液的目的是控制实验条件,其中V1=
     
    ,V4=
     
    ,V5=
     

    ②当溶液中
     
    (填化学式)耗尽后溶液出现蓝色。根据实验A的数据,反应速率v(S2
    O
    2
    -
    8
    )=
     
    mol•L-1•s-1(列出算式)。
    ③根据实验数据可确定m、n的值。n=1的判断依据是
     
    (用t的关系表示)。

    组卷:63引用:1难度:0.5
  • 20.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3H6(g)+NH3(g)+
    3
    2
    O2(g)=C3H3N(g)+3H2O(g)ΔH=-515kJ/mol
    C3H6(g)+O2(g)=C3H4O(g)+H2O(g)ΔH=-353kJ/mol
    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
     
    ;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
     
    ;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
     
    (填“是”或者“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
    产率,判断理由是
     
    ;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双选,填标号)
    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  D.反应活化能增大

    (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
     
    ,理由是
     
    .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
     

    组卷:85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