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5 8: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锦因华美而闻名,这首先得益于它的用色之丰富。因为国人偏好温暖而强烈的色彩,故云锦用色主要集中在黄、红、绿、蓝、紫、棕等色系上。因江宁织造局造办的云锦多作为御用袍服的衣料使用,按清制,黄色系在各种色系中等级最高,其中,明黄色更是皇太后、皇帝、皇后的专用颜色,故黄色系为云锦的常用色系。除明黄色外,尚有杏黄、金黄、米黄、姜黄、香黄等。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红色象征喜庆,寓意吉祥,故红色系也是云锦的常用色系,可细分为大红、桃红、胭脂红、粉红、绛色等。此外,绿色系有油绿、葵绿、茶绿、浅绿等;蓝色系有湖色、宝蓝等;紫色系有藕荷色、雪青色、葡灰色等;棕色系有豆沙色、驼色、古铜色等。同时,为营造出富丽堂皇的效果,还会使用金、银线甚至孔雀羽线。在如此丰富的用色选择下,一块云锦的配色往往在20种以上,织造出的画面精美绝伦又不失典雅庄敬。
云锦的图案花纹端庄大方,纹样变化繁而不乱,艺术效果独特。一般锦缎都是单元组图案横向或纵向循环以成匹,若要表现灵活变化的图案则需依靠彩绣。云锦有别于其他织锦之处在于,通过挖梭提花技术,它可以不用循环单元组图案,想要什么色彩就织什么色彩,想要什么图案就织什么图案,所谓“逐花异色”。这种挖梭提花技术又可称作妆花工艺。
云锦令人叹为观止的缘由还在于其繁复的织造工艺。尤其是可实现自由换色、自由织造图案的妆花工艺,更是将中国传统织造技艺推向高峰。《天水冰山录》内载,妆花织物有妆花缎、妆花纱、妆花绸等17个品种,表明妆花工艺在明代已趋于成熟。妆花工艺作为一种丝织工艺,其生产过程极为复杂,从纹样设计、挑花结本到选料、染色、络丝、打线、络纬、上机,要经过多道复杂工序。其中,挑花结本其实是一种编程,挑花工匠需根据设计图样先填绘意匠图,然后用丝线作经线,棉线作纬线,参照意匠图使纬线对应图上横格,经线对应图上纵格,最终挑花制成图案的样板。花本制作又分地纹暗花花本和五彩妆花花本2大类,无论哪种花本,其制作都费工费时。一件龙袍衣料,仅花本制作便需技术高超的挑花工匠经年方可完成。作为最后一道工序,上机织造则更为复杂,需在两层楼结构的大花楼木织机上进行织造,一人在底下手工控制,负责织纬、妆金败彩;另一人坐于织机高处拽手、提花,配合下方织匠的工作。由于妆花布局不均,需要边织边按形制调整张力以保持经面平整;又因配色自由,一件织品上花纹的配色少则十几种,多则几十种,故织造时必须盘梭细致,“绒不过寸,金不过指”,以获得最佳织造效果。由于工艺过于繁复,妆花织造的速度极慢,一天只能织两寸,故有“寸金换妆花”的俗语。
如今,包括蜀锦、宋锦在内的众多织锦,大都可以通过机器进行织造,唯有云锦中的妆花仍然需要借助大花楼木织机手工完成。2006年,作为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集大成者,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于200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得益于一批云锦工艺传承者坚定的守护。
传承云锦工艺,需要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它,爱上它,并使其实现走向大众的活态传承。众所周知,在礼服设计中应用云锦可为穿着者增添高贵、典雅的气质。我们看到,在如今的时装秀中出现了大量的云锦服饰,但由于云锦手工织造的成本过高,通过服饰较难实现云锦的大众化。令人欣喜的是,云锦图案丰富、色彩绚丽的艺术特点俘获了当代设计师的心,他们将云锦的传统工艺之美与各种现代设计有机结合,让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感受到古典意趣。如将云锦元素应用于手袋、化妆盒等日常物件后,能够为其带来典雅华贵的审美效果,受到女性消费者的青睐;云锦与室内装饰相结合后也能获得意外之喜,有云锦元素参与的中式风格装饰设计可自然地营造出古典、雍容的庄重气氛,赢得那些热爱中国古风的消费者的赞许。
在设计师的引导下,云锦正在悄然融入现代生活,这是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是传承非遗技艺的极佳方式。通过包括设计师在内的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云锦这一灿若云霞、有着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工艺,将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摘编自曹雯《织就云霞万缕丝——浅谈历史流变中的云锦之美》,《光明日报》2023年5月21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锦因其用色的丰富而精美绝伦;因其工艺的繁复而令人叹为观止。
B.清代的皇太后、皇帝、皇后专用黄色,文武百官一概不能使用黄色。
C.云锦在织造过程中,使用金线、银线、孔雀羽线等可使其富丽堂皇。
D.云锦过高的手工织造成本,非常不利于其通过服饰走入寻常百姓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妆花工艺对于色彩的选择、图案的织就,在具体的织造过程中可自由处理。
B.妆花既指织造的工艺,又指具体的织物,代表着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高峰。
C.花本制作最为复杂,需要两个人在大花楼木织机上上下配合才能最终完成。
D.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入选非遗名录,云锦工艺传承者多有贡献。
(3)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江宁织造局造办的云锦除了用于御用袍服的衣料之外,可能还用于文武官员规制服饰以及丝织物赏赐品。
B.妆花工艺中花本制作种类众多,无论制作哪种花本都费工费时;由于花本制作极为费时,所以特别珍贵。
C.如果把云锦元素运用到室内装饰设计中,营造出古典、雍容的庄重氛围,就可以俘获中国消费者的心。
D.即使云锦工艺繁复,但由于其历史文化价值高、需求量大,云锦将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4)云锦的“历史与未来”主题论坛邀请曹雯作传承云锦工艺的主题发言,请结合文本给她列两条发言提纲。
(5)要想写好典范的说明性文章,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组卷:3引用:2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暴风雨的一天丘东平 暴风雨迅急地驰过了北面高山的峰峦,用一种惊人的,巨粗的力摇撼着山腰上的岩石和树林,使它们发出绝望的呼叫,仿佛知道它将要残暴地把它们带走,越过百里外的高空,然后无情地掷落下来,教它们在无可挽救的灾难中寸寸地断裂而解体……暴风雨,为了胜利而发出惊叹和怒鸣,用悲哀的调子在歌赞强健、美丽的自己……
暴风雨迅急地驰过了北面颤抖而失色的原野,用它的全力在袭击那为繁茂的树林所环抱的村子的四周。
在马松燊的屋子的近边,有一株两丈多高的松树倒下了,和地上相触而折断的丫枝带着新泥土直射到半空里去,在半空里卷旋着,像一群鸽子似的互相追逐,然后一齐地被击落下来。暴风雨,为了胜利而发出惊叹和怒鸣,用悲哀的调子在歌赞强健、美丽的自己……
马松燊的母亲,那六十多岁的老太婆注视这大自然的可怕的变动,哭泣而叹息,使自己坠入深沉的忧愁。
“好了!好大的风雨,不要再来了!松燊在外面要受不住了!”她喃喃地说着,颤巍巍地跪下来,又开始作着祷告:
“要是风雨再大些,松燊那孩子会不会莽撞地走回来呢?唉,我实在担心,松燊一定找不到一个藏身的地方,那么他就要被迫走回来了!”
马松燊今天很早就出去了。他是一个壮健、勇敢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已经参加了芒山地方的农民所组成的队伍,执行着对日本侵略疯狂的残酷无情的战斗。芒山镇和这里相距不过七里多远,从那边开出的日本军随时可以出现在村人们的面前,村人们像一群兔子,随时有被猎取或击杀的危险,在这里,有三个时间表示了最高的恐怖:黄昏和清晓,这都是敌人袭击村子,捕捉农民的好机会;而最严重的是暴风雨中,当所有的人们在山谷与原野之间失去了隐身的处所,不能不缩回到自己的屋子里的时候。
暴风雨像地壳里喷出的山洪,一阵猛烈似一阵。远远地,围绕在这村子四周的群山似乎互相碰触起来了,隐隐地发出痛苦、抵扼的嗓音,仿佛从千万人的嗓子里发出的歌声,为了痛苦的忍耐而使歌声突然地向高处升起,直入云霄,刚强沉般,继续它的为了胜利而发出的惊叹和怒鸣……
马松燊的屋子的墙根紧张而颤抖,屋顶的瓦片跟着暴风雨的飞舞而升腾了。马松燊的母亲庆幸马松燊那孩子有着在外面和暴风雨相对抗的好胆量,然而当她稍为嫩弱下来的时候,她却为了马松燊那孩子在暴风里的吹打中还不能不露身在野外这事而沉入了阴暗的幻梦……。她仿佛瞧见马松燊突然在山腰上倒下来了,为了暴风雨的暴烈的叫声过于升高,石头和马松燊的身体作着交绊,在山腰上默默无声地滚动着。她知道,在这样的情景中,马松燊的灵魂像一只失群的孤单的燕子……
马松燊的母亲像一只熊,她蜷伏在灰暗的屋角里,屋里全都潮湿了,地上的孔隙变成了无数的水池,急骤的雨水继续从屋顶喷射下来。……现在,松燊那孩子也许忍熬不住了!老太婆心里想:要是他这下子就走回来,怎么办呢!日本兵就要神出鬼没地开到了!他还能逃走吗?他为了修补一张凳子,在砍木头的时候冷不防把左脚的拇指砍伤了,以后每一次逃走都要滴出血来!这样的大风雨的时候,要是还不懂得忍耐,那就糟了!
但是这当儿,她又清楚地瞧见着,这也许是真的,暴风雨重重地震撼着她的灵魂,使她坠入了更深的忧虑。马松燊在山腰上跌倒了,为了暴风雨的暴烈的声音过于升高,石头和马松燊的身体作着交绊,在山腰上默默无声地滚动着……
马松燊的母亲悲切地坚决地无视了暴风雨的袭击,从她的屋子里挣扎出来。她开始觉察了自己的愚昧。这风雨太猖狂了,她觉察了自己刚才所作的祷告是错误的。敌军也许还没有在这时候冒着暴风雨从芒山开出的勇气,松燊那孩子应该走回家来,为着好好地防护他自己。
不久之后,马松燊的母亲的出现惊动了全村所有的人。这里全村的人们正从各人的屋子里爬出来,带着惊异的目光,把那老太婆包围着;那老太婆像一只给击碎了筋骨的狗似的躺倒了,暴风雨猛烈地在她的身上鞭打着,她也不在乎。
哦,你们都回来了!你们都安稳地躲在自己的屋子里了!可是松燊呢?松燊没有母亲的吗?松燊是不要的吗?……你们好安稳呀!人们骚乱起来了,他们把老太婆的尸身搁开不管,为着寻回失去的马松燊而动员了他们的全体。
暴风雨继续不停地用它的巨粗而惊人的力震撼着大地。他们寻遍了山谷,田野,树林,他们终于发现了,那马松燊,壮健、勇敢的孩子,今日正担任了南路的哨位,他绝不曾在山腰上跌倒下来,还是壮健地、勇敢地在活着,在村子的南面,在一个高耸的阴绿色的小丘的巅峰上,马松燊的黑灰色的影子像一块插在田塍上的小小的界石,在暴风雨的侵袭中屹然不动地站立着,时而在迅急地掠过的烟云中隐没了,时而全身毕现,把他无视暴风雨的短小的雄姿泰然地完全显露……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二日,济南(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松燊母亲不顾暴风雨的袭击,决绝地冲出了屋子去寻找儿子,这是因为她认为日本军队此时会趁机袭击。
B.小说采用顺叙、倒叙和插叙自由转换的方式讲述了发生在暴风雨中的故事,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英雄的奋战。
C.小说采用全知视角来表现马松燊母亲的心理变化:由起初的担心忧愁转变为后来的煎熬焦灼,极具真实感。
D.马松燊母亲发现大家都已经回来,唯独自己的孩子没有回来,在担心和气愤中死去,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2)关于文末描写马松燊形象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日正担任了南路的哨位”与上文“马松燊今天很早就出去了”一句前后照应。
B.描写马松燊在严酷斗争中接受考验,表达了作者对于革命胜利的希望和决心。
C.“短小的雄姿”构成矛盾性对比,既加强了对读者的震撼,又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
D.在塑造马松燊这一形象时,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也通过比拟手法突出形象。
(3)丘东平小说中复沓这一修辞手法的使用并不鲜见,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是他比较喜好的。试结合画横线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4)何明亮在《丘东平小说叙事研究》中认为:景物描写在丘东平早期的小说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请结合文本,就增强小说的真实感、加深读者的感受以及使景物具有象征或暗示着某种主题意义三个方面分析丘东平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组卷:1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前,古琴演奏家李蓬蓬以一曲《流水》,奏响了千年古韵。而她演奏时用的古琴、名叫“九霄环佩”、制作于唐代,已有1267岁的“高龄”。
“九霄环佩”琴面材质为桐木,琴底为梓木,材质精良。琴背上有很多四节、上面阴刻“九霄环佩”四字,另有“东坡苏轼珍赏”的印章。也就是说,① 。按中国的传统,“九”可谓极数、常作为最高境界的象征,如“九鼎”“九重山”“九霄”等。环佩则指的是古人佩在腰带上的玉贝装饰。
古琴制作者对这张琴寄予厚望,希望它发出的声音,像天上经过的仙人,腰间玉佩碰撞所发出的声音那样动听,于是称它为“九霄环佩”。
② :一张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张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张在辽宁省博物馆,③ 。
据悉,何作如得到“九霄环佩”后,曾找了许多名家弹奏,但音色都不理想。这张珍贵的千年古琴一度被认为不适合弹奏,只能作为文物。直到遇见了李蓬蓬的父亲——古琴大师李祥霆,经他弹奏,“九霄环佩”终于再现天籁。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你——你贵姓?
B.你的生日——四月十八。
C.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D.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组卷:0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60分)(作文55分,书写5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极为珍贵的,但有时候一些人会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孔子有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苏武为了维护国格,说“虽生,何面目以归汉”,遂“引佩刀自刺”;《红楼梦》中的丫鬟金钏为了维护人格,毅然投井自沉;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而就死不顾妻。
上述材料能给具有正确生死观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的认识,给他们其中一个人写一封信,阐释你对他(她)的死的认识,表明你的正确生死观。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