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辽南协作体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
发布:2024/5/18 8:0:8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
1.读陕西省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陕南地区的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多样民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类型多样
②地形多种多样
③地质条件的差异
④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2.读陕西省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25~27题。
关于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3.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位于水蚀、风蚀交错区。该县多年年平均降水量466.7mm,年均蒸发量891.2mm。自1998年起,该县在荒山及坡地营造水土保持林,主要造林树种有油松、刺槐、山杏、沙棘等。受自然条件和植被生长习性影响,四种防护林分布空间差异显著。下表示意四种防护林分布特征(坡向一般以正北方向记作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得角度为坡向角度)。据此完成18~20题。
防护林类型 分布特征 海拔/m 坡向范围 刺槐 1410-1510 0°-20°;50°-62°;
82°-95°;277°-360°山杏 1444-1553 0°-100°;280°-360° 油松 1380-1451 0°-100° 沙棘 1365-1562 0°-74°;280°-360°
该地适生坡向范围最大的防护林类型是( )组卷:3引用:0难度:0.70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指数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2022年2月,我国启动建设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围绕算力枢纽节点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如图),每个集群划定区域,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占地面积大、设备运行耗能高,二者形成工作中心与基础设施的关系。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1)从东部和西部任选一个角度,说明“东数西算”的原因。
(2)分析围绕算力枢纽打造数据中心集群的益处。
(3)列举“东数西算”工程将带动发展的相关产业。组卷:8引用:2难度:0.4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黄土高原,切沟向塬面溯源侵蚀会导致宝贵的塬面缩小、破碎。某黄土塬面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的黄土塬,塬面平坦,其边缘发生较为严重的沟头(沟道的源头,接近塬面和坡面的转折部位)溯源侵蚀。该地沟头溯源侵蚀主要包括流水冲刷型、陷穴诱发型、裂缝诱发型三类。流水冲刷型与一般河流的溯源侵蚀原理相似。陷穴诱发型是降雨入渗发育的陷穴,经过多年浸泡、扩大并贯通,从而导致土体坍塌的类型。裂缝诱发型与裂缝的走向和深度相关。水土保持专家提出,运用工程措施构筑“塬面十切沟”双重防线,以保障塬面安全。如图示意陷穴诱发型和裂缝诱发型溯源侵蚀的对比。
(1)分析该地区流水冲刷型沟头溯源侵蚀能力较强的原因。
(2)根据陷穴诱发型溯源侵蚀的过程,推测黄土的特征。
(3)根据裂缝的走向,说明裂缝诱发型溯源侵蚀的过程。
(4)简述“塬面十切沟”双重防线可采取的工程措施。组卷:20引用:6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