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8-2019学年北京八中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72引用:7难度:0.7
  • 2.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组卷:104引用:87难度:0.9
  • 3.下列物质中,含有金属元素的是(  )

    组卷:151引用:7难度:0.6
  • 4.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组卷:114引用:74难度:0.9
  • 5.下列物质不属于可燃物的是(  )

    组卷:31引用:5难度:0.7
  • 6.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组卷:113引用:2难度:0.7
  • 7.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组卷:46引用:24难度:0.7
  • 8.氧气能压缩在钢瓶中保存,主要体现了(  )

    组卷:427引用:19难度:0.6
  • 9.下列场所可以使用明火的是(  )

    组卷:71引用:6难度:0.6
  •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318引用:10难度:0.6
  • 11.下列方法不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

    组卷:75引用:8难度:0.6
  • 12.下列物质不属于碳单质的是(  )

    组卷:328引用:11难度:0.7
  • 13.根据如图所示元素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4引用:4难度:0.6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3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取3个玻璃注射器分别放入等量锌片、铜片、镁片,再各吸入足量的稀硫酸,迅速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保持注射器的活塞始终不动。下方各放置一个小烧杯,观察到如下现象。
    (1)注射器①中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注射器②中无明显现象,原因是
     

    (3)注射器③中发生剧烈反应,注射器中的液体被压入小烧杯中,反应很快停止。出现这现象的原因包括
     
    (填字母序号)。
    A.镁片与稀硫酸反应产生大量氢气
    B.注射器③内压强迅速增大
    C.压强差使液体流入烧杯中,使反应物分离

    组卷:199引用:4难度:0.5
  • 39.同学们发现一种“氮气灭火装置”,利用液氮(沸点为-196℃)产生大量氮气来灭火。他们用氮气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却发现蜡烛未熄灭。
    【查阅资料】氮气密度略小于空气;压强不变时,气体温度越低,密度越大。
    (1)结合氮气性质分析,右图蜡烛未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1:探究氮气能否用来灭火(所用容器均为隔热材料,下同)
    实验编号 1-1 1-2 1-3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蜡烛持续燃烧 蜡烛缓慢熄灭 蜡烛熄灭
    (2)实验前有同学提出,由液氮汽化产生的氮气温度低,密度足够大,会向下流动隔绝可燃物周围的氧气。依据实验1判断,这种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3)有同学根据实验1提出新假设,氮气灭火可能与可燃物周围氮气的含量有关。可能支持这一假设的实验现象是
     
    (填实验1中的实验编号)。
    实验2:探究灭火与氮气含量是否有关
    实验编号 2-1 2-2 2-3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蜡烛没有熄灭 蜡烛缓慢熄灭
     
    (4)实验2中,蜡烛所在位置氮气含量最高的是
     
    (填实验编号)。
    (5)推测实验2-3的现象是
     

    (6)反思实验2,除氮气含量外,影响蜡烛燃烧的其它可能因素是
     

    (7)结合上述实验,下列关于“氮气灭火装置”使用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从高处向低处喷洒使用
    B.可燃物火焰熄灭后,还需持续通气一段时间
    C.在有少量排气口的封闭空间中使用时,效果好于开放空间

    组卷:154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