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2023年单元测试卷(4)
发布:2024/8/29 10:0:8
一、实验探究题
-
1.小亮学了密度知识后,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一块漂亮的鹅卵石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调节该天平平衡时,首先应该;
(2)调节天平平衡后,测得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质量为;
(3)用细线拴住鹅卵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体积时,发现鹅卵石上附着有气泡。为了排除气泡,你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方法即可),之后测得鹅卵石的体积为16ml;
(4)通过计算得到鹅卵石的密度为g/cm3。组卷:473引用:4难度:0.7 -
2.假期期间,小刚到省城兰州参观了黄河奇石博物馆,参观后他在黄河边捡了一小块石头带回去研究,测量它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线处,这时他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小刚在用天平测量黄河石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错误是;
(3)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丙所示,则石头的质量为g;
(4)之后他将石头投入到量筒中,根据图丁中量筒中的刻度值,石头的体积是cm3;
(5)由以上操作可计算出这块石头的密度为kg/m3。组卷:634引用:13难度:0.6 -
3.在湄江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小明捡到一块形状怪异的小化石,为测量小化石的密度。他利用已学知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用天平称出小化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化石的质量为g;
(2)用量筒和水测量小化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
①;
②小化石和水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
(3)小化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小化石的密度是g/cm3;
(4)若小明先测出小化石的体积,将小化石从量筒中取出,然后用天平称出其质量,求出小化石的密度。这样测出小化石的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组卷:129引用:5难度:0.5 -
4.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学校的自来水密度进行了测定:
(1)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的零刻度线,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实验正确操作,测出自来水和杯子总质量为114.8g。将部分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cm3,测出剩余自来水和杯子的质量,如图丙所示,为 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自来水的密度为 kg/m3。
(4)在向量筒倒入自来水时,如果不慎有水溅出。则测出的自来水密度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组卷:152引用:7难度:0.5
二、解答题
-
12.小华在操场上捡到一块大理石的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 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 cm3,此石子的密度是 kg/m3。
(3)同桌小红告诉小华,她曾在一本书上看到关于某些大理石具有吸水性的介绍,假如这块大理石也具有一定吸水性,那么小华测得的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组卷:90引用:5难度:0.5 -
13.现有一瓶饮料,小明用托盘天平、烧杯和已知密度为ρ0的金属块测出了饮料的密度ρ。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读数如图所示,为 g。
(3)把金属块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饮料,使金属块浸没在饮料中,在烧杯液面位置做好标记。测出此时瓶和饮料的总质量为m2。
(4)取出金属块,放在台面上,往烧杯中倒饮料,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 的总质量为m3。
(5)ρ= (用符号表示),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组卷:2205引用:29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