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5/1/5 8:30:4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21引用:8难度:0.7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377引用:6难度:0.7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组卷:238引用:7难度:0.7
  • 4.能与前面加点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项是(  )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组卷:254引用:9难度:0.7

二、阅读理解(58分)

  • 12.对比《孙权劝学》和《伤仲永》阅读,完成各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断句。(仅断一处)
    余  闻  之  也  久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当涉猎
     

    ②即刮目相待
     

    以钱币乞之
     

    之为众人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可以师矣
    B.鲁肃过寻阳 过犹不
    C.大兄何见事晚乎 又数刀毙
    D.结友 狼亦黠矣,顷刻两毙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甲乙两文都和学习有关,甲文写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说之后,乃使就学,才略有了很大的进步,从正面通过
     
    描写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乙文通过记叙议论结合,从反面写了
     
    ,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6)文章结尾鲁肃与吕蒙结友的作用?

    组卷:107引用:1难度:0.6
  • 1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朴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文一、二两段有何妙处?
    (2)“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运用什么描写?体现了闻一多什么精神?
    (3)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
    (4)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①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②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③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④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组卷:1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