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一中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6月份)
发布:2024/11/9 9:30:1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人们通常把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制造的创新产品称为新国货。新国货的强势崛起,其市场营销创新可谓功莫大焉。市场营销创新是指根据营销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在营销理念、营销实践、营销模式和营销技术等方面实施一系列突破或变革的努力。新国货崛起背后有着怎样的营销创新,非常有必要深入探究。
②深度挖掘市场需求,注重场景沉浸式购物体验。市场消费主力中,80后比较注重质量和价格,90后注重产品实用性,而00后呈现出更加个性化、包容化、自主化的消费需求新特点。一是有一部分人热切向往和追随偶像的消费行为,特别留意品牌和偶像背后的故事,愿意为自己的兴趣付费,因此,企业要正确引导青少年消费者的价值观,树立正面的偶像榜样,更要谨慎选择品牌代言人;二是渴望与同龄人更多的交流互动,往往将内容作为重要的社交手段,内容既是激发互动的工具,也是展示自己所长的方式;三是坚信国产品牌不比国外品牌差,不少00后嘴里吃着“大白兔雪糕”,身上穿着“李宁”服装,脸上用着“花西子”彩妆,充满了自信,洋溢着美好,支持国货成为青年关心国家的一种方式,消费新国货成为一种为人称道的时尚潮流。新国货在营销过程中,普遍重视对购物场景的塑造,以提升消费者场景沉浸式购物体验。许多传统企业也在积极开拓数字营销新领域,通过网络直播等更具互动性的营销模式来吸引新时代的消费者,让消费者在场景式购物中获得更佳体验。
③掌握消费行为新特征,精准匹配客户个性化需求。从消费行为看,我国消费者过去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你有我有全都有,消费是一浪接一浪地增长。现在,“羊群效应”消逝,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消费拉开档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作为市场消费主力的00后,他们更看重社会安全、人际遵从、友善、自主,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高度认可本土品牌。而随着00后主导的个性化消费浪潮的到来,市场消费诉求已经从单纯的商品购买提升至体验式消费、全业态服务、全渠道分销,其注意力正从品牌认可转为互动参与,希望借助消费品牌的市场定位和购物场景来表达“我是谁”。在此时代背景下,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更加显著,企业营销已经由产品导向转变为客户导向,跨界营销、交叉销售广泛应用,体现出新国货对年轻人个性化需求的精准营销。
④注重品牌建设,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不少企业善于运用品牌活化和品牌人格化运营,为新国货崛起注入了强劲动能。品牌活化是市场营销领域的新话题、新理念和新策略。它是指企业借助消费者对老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充分利用集体怀旧的氛围,通过寻根的方式重新唤回失去的品牌资产,重构新的品牌认知与品牌联想,给老品牌赋予新的生命力的过程。在品牌建设不断取得成效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国货企业创新经营理念,不仅仅关注客户需求,还兼顾道德、伦理和社会的责任,积极承担起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和增进人类福祉的义务。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也为其扩展用户群体、增加用户黏性、增强品牌吸引力拓展了更大空间。
(摘编自郭国庆《国潮涌动下新国货崛起的营销密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市场营销创新是指企业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和自身实际情况在营销领域实施一系列突破或变革的努力。
B.新国货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关注客户需求且重视塑造购物场景,因此青年人支持国货,消费新国货。
C.愿意为兴趣付费、渴望交流互动、坚信国产品牌比外国品牌好,这是00后呈现出的消费需求新特点。
D.随着客户的个性化消费的到来,市场消费诉求已经有所提升,其注意力正从品牌认可转为互动参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体部分是从三个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各个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B.文章第二段将80后、90后消费需求与00后作对比,意在突出企业更加重视后者的消费需求。
C.文章以“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羊群效应”等词语,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增强了行文的趣味性。
D.文章最后一段阐述了越来越多的新国货企业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品牌活化”的一项是
A.诞生于清末的北京稻香村借鉴“网红”食品的营销理念,努力扩大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
B.华熙生物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推出的“润百颜•故宫口红”,一经问世就刷爆社交平台。
C.“人民文创”联合英雄钢笔推出的“英雄•1949”,狂销35万支,以至于“一支难求”。
D.鸿星尔克公司低调捐款感动万千网友,因此直播间内产品被网友们抢购一空,一度断货。组卷:10引用:3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上了深刻一课,引发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警示人们需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挑战。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人类活动骤减、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但并未减缓全球气候危机。由此可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紧迫,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场大考,需要世界各国切实行动,携手应对。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背景下,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有利于提升全球携手合作的信心和决心。在此关键时期,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是对世界各国的庄严承诺,体现了中国的全球视野、全局高度、全面思考。
作为全球主要排放国里首个设定“碳达峰”“碳中和”限期的国家,我们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难度远大于发达国家。但是,中国有决心,更有行动;有责任,更有力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发展是党和政府对14亿人的一种承诺,更是一种“大国担当”。(摘编自蒋钦云等《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中国发展网2021年3月25日)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智库》)材料三:
日本东京奥运会将于7月23日正式开幕。在筹备之初,东京奥组委就宣布,要把“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回收”(Recycle)的“3R”概念作为奥运会的主导理念之一。
东京奥组委为奥运村提供了1.8万套硬纸板制作的床具和寝具,这些床都是由再生材料制成的,拼在一起像一个个“纸盒子”。他们还对外宣布,东京奥组委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地搜集废旧手机和家电,从废弃的电子产品中提炼金、银铜,用以制作奥运会奖牌。
据报道,本届奥运会的颁奖台与火炬也使用了环保材料。颁奖台的制作材料使用废弃的洗涤剂瓶以及回收海洋塑料垃圾的再生塑料制作而成,将其处理成蓝色颗粒后,再用3D打印机打印出固定模块,组装后就能打造出颁奖台。而东奥传递圣火的火炬由回收铝制成,材料来自于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后为难民们建造的临时住房废料,通过挤压等工艺最终造出完全无缝的火炬。在本次圣火传递的过程中,部分地区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的燃料,这将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主火炬使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燃料。
而在赛事场馆方面,东京奥运会将尽可能地使用已有场地进行比赛,避免新建大型场所而带来的碳排放,此举将减少新开发场馆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其次,东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奥运村、残奥村使用的电能100%来自可再生能源。比赛期间所有的客车全部使用低污染、节能型汽车。
(摘编自《东京奥运会贯彻“3R”环保理念》,新浪网2021年7月14日)材料四:
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次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冬奥盛会就是一个很好的窗口,证明了中国的能力与决心,我们仍将也必将继续为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介绍,中国全面落实“绿色办奥”举措,充分改造利用“鸟巢”“水立方”等原有奥运场馆,新增场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大道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冬奥办主任杨志东表示:“这次北京冬奥会在场馆供电上与往届最大的不同是3个赛区26个场馆全部使用了绿色电力。我们把北京和张家口的风电、光伏发电还有水电源源不断输送给场馆。”杨志东介绍,预计到北京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将消耗绿电约4亿度,这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百余辆“氢腾”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客车为延庆赛区提供交通接驳保障服务。相较传统化石能源车辆,氢能客车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7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4棵普通树木一年的吸收量。
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会成为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正如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所诠释的北京冬奥会精神一样,中国将以绿色冬奥为契机,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做出更大贡献,与全世界一起走向绿色低碳未来。
(摘编自李佳《北京冬奥会成首个碳中和奥运会》,搜狐网2022年2月19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中国需付出艰巨的努力,难度也远大于发达国家,但凭借我们的坚强决心与不懈努力,定能实现美好愿景。
B.材料二中,根据IEA的统计数据,近年来低碳研发支出和非低碳研发支出的差距在拉大,由此证明了IEA成员国对低碳技术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C.2019年中国低碳能源公共研发支出占能源公共研发支出比重相较欧盟等地区明显偏低,可见我国需加大低碳能源公共研发力度,优化能源研发支出结构。
D.用硬纸板制作床具寝具,用废弃电子产品提炼再生金属铸造奖牌,全部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等等,东京奥组委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贡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导致人类活动骤减、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减缓了全球气候危机,但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依然紧迫。
B.材料一的内容沉雄庄重,唤起读者的气候危机意识;材料四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据凸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激发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C.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这不仅反映了我国国力之强大,更彰显了大国之担当。
D.综合四则材料可以看出,世界改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脚步从未停止,低碳发展理念也在进一步深入人心,低碳生活方式也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
(3)在低碳环保方面,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有哪些相同的举措?请概括说明。组卷:3引用:4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夫王得中
柳青
王得中是我们营部的一个马夫,依照这个怪老头子自己的说法,便是给一个“四条腿的战士”当勤务。这以前,他初参加部队的时候背过几天步枪,后来做第三连的伙夫:他的工作调来调去,只有一个原因,便是他力不胜任了。他已经五十七岁了,常常用手摸着他的胡须对别人宣布他早已成了一“废物”,不中用了。
现在,他等待着什么似的站在我们面前,不肯听从调动的时候,这些印象便活生生地浮现于我们脑际了。
“你不要太固执!”营长将他膝边的那块地图掀开,挪动了一下腿子,向王得中说,“平时行军你还掉队掉了老远,我们到宿营地半天等不着看马的人。何况现在这样繁重的战斗任务呢!”
“俺死了,也让人家说俺当八路军了。俺……”
“尽搞些怪名堂,你!”营长打断了他的啰嗦,说:“调你到县游击队就是把你踢出去了?你也不想一想,每个人带三天的干粮,两天的生粮,天又落了雪,这一仗打下来还有你没有?把你留在地方武装里,还不是想让你多吃几天小米饭哩!”
他一辈子是一条光棍,没有妻室儿女,没有财产和固定职业。阳春三月,他也许背起搭桩上庙会去赌博;而当农忙了的时候,他便给随便什么人做几天短工。1937年开始的这个战争一一谢天谢地,他说-结束了他的无休止的流浪。他参加了我们的部队不久,聪明地看清了我们的一切,逢人便说这下子解决了他死以前的一切问题……
“做在里边,吃在里边,这就是好家。又不受谁的冤气,一个人一辈子还想怎么呢?”他说。
我初到这营里不久的一次行军中,在大休息的时候,他端一碗水,腿子一拐一拐地双手送到我的面前。我感谢地接过来喝着,他站在旁边等待着他的碗。我喝完时将它交给他,他没有立刻走开,迟疑了好久,终于问道:“刘干事,听说你是才从延安来的……”
“是的。”我说。
“他们从延安养伤回来的同志都,咱们那延安又是学校,又是工厂,又是医院,又是托儿所,嘿嘿……养老院有没有呢?”
他是一个“废物”,已经开始打听养老院的事情了。这种人在我们的战斗部队里不仅无用,而且有时会成为很恼人的累赘。若是王得中被俘了去,极刑使他供出了他所知道的我们的一切,那该多么糟糕啊!
突然,营长猛地转身过去,暴叫了起来:“脱掉你的军装,给你一套便衣走你的路!”
王得中冷不防这一着,打了一个寒噤,脸色刷地白了起来,瞪着眼了。好久,他才稍稍复原了一点-他弄不清这是吓唬,还是真要他离开队伍……
王得中却扯住自己的袖口,擦了擦嘴角的胡子,颤声说道:“俺跟队伍走。”
这使得我们都张起嘴来,莫名其妙了。对于这个老头子,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呢?
就在这时,从我们所驻的村庄后边的高山上传来了喇叭声。我们立刻静悄悄地屏住气听着,号音落了的时候,教导员对营长说:“去吧,团部在叫我们两个。”
王得中也只好受命退了下去,以后再说。
我们收拾了地图,揣测着将会发生怎样的新的情况。直至半下午的光景,他们才回转来了。庭院里的积雪已经可以埋住鞋袜,天空的雪朵还像往下筛一般地落下来。我们猜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有可能提早行动。但是谁料五点钟晚餐,六点钟便走呢?
王得中的事当然无法解决了。
我看得清清楚楚,他跟着队伍出发了,脸上阴沉沉的,像我们所有的战士一样,一声不响,活像一队哑巴在前进着……我在路上碰到他,一半担心一半鼓励地说:“王得中,丢脸的事可干不得呀!”
“俺老王?放心!”他头一转向我说,正像他吹牛的神气一模一样。雪落在他的军帽上、肩膀上和背包上-他低头看着路,一拐一拐地追赶着队伍;他的那个老伙伴,一根未削皮的柳杖,帮助着他……
在部队开始行动和在战斗中间,军政首长们有更多的事务要处理。三天两整夜之内,我们进行了两次战斗,破汾河和同蒲铁路,越过耸入云天的绵山,跑上了几百里路。我们谁也没有碰到王老头子。只在到达一个叫作马跑泉的山村里时,我突然想起在第二次战斗以后,我就再没见过他了。
驻扎在马跑泉村,我们的任务便只有恢复疲劳。可是,我刚刚闭起眼来,还没睡去,王得中便一拐一拐来到我的面前……
“俺跟队伍走。”我的耳朵好像听见他说。
我不知道我为这个“废物”心里难过到怎样。我知道这没有丝毫用处,然而我不能够克制我自己。但到驻扎这里的第三日,当我们的便衣收容队的同志们赶来,我从他们那里知道了王得中的结局时,我一下子感到好像他们卸去了压在我心上的一块石头——他们说他牺牲了。当他清楚自己无法赶上队伍的时候,他大约向从他身边跑过的一个战士,要到一颗手榴弹。他坐着,将它的保险盖揭去,用手指勾着它的铁丝环子,等待着他的死神。有三个日本兵要来活捉他,我想大约同我见到的一样,还喊着“巴格亚鲁”,而在他们到他身边时,手榴弹爆炸开来,四个人一同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当地的居民说那正是天将要亮的时候……
1941年5月13日在杨家岭
(原文及标题有改动)
(1)下列有关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多次出现“废物”一词,表面上是王得中的自称和“我”对王得中的评价,实际上“废物”在描写人物和表现主题方面颇含深意。
B.小说插叙了王得中参加部队前的流浪经历,让读者从中体会到革命队伍把一般老百姓改造为人民英雄的熔炉作用,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C.小说中的对话符合人物的身份,如王得中经常说“俺……”,营长经常加重语气,而“我”说话直截了当,突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D.小说中的营长和“我”都担心王得中掉队,但营长担心的是他牺牲,“我”担心的是他被俘,这是因为“我”和营长看待事物的出发点不同。
(2)王得中自称为“废物”,文中“我”也用“废物”称呼他,如何理解“废物”这个称号?
(3)篇幅设计往往是一篇文章精彩与否的关键。本文的篇幅设计就十分巧妙。在文章最后,作者用寥寥数笔交代了王得中这一人物的结局,这一结局安排简短却富有震撼力。请简要赏析一下文章这样设计篇幅的好处。组卷:11引用:3难度:0.5
八、简答题组(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2021年10月12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中国昆明举办。
——百度百科 材料二: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③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材料三: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 字。
(2)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概括《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作用。要求:使用比喻和比拟修辞,不超过70字。组卷:2引用:2难度:0.7
九、材料作文(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材料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材料三: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评价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时,曾这样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学校计划请你作为高二学生代表,在升旗仪式上做主题为“读懂家国情怀”的演讲,请就此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3引用:3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