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每题2分,共50分。)

  • 1.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他曾沿着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后由海上丝绸之路返回。读马可•波罗东行路线图,完成1~2题。
    马可•波罗东行路线足迹未涉及到的亚洲分区是(  )

    组卷:3引用:0难度:0.60
  • 2.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他曾沿着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后由海上丝绸之路返回。读马可•波罗东行路线图,完成1~2题。
    马可•波罗返回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3.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3~4题。

    图中A、B、C、D代表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4.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3~4题。

    沿30°N,亚洲大陆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50分)

  • 27.【综合思维】
    小文整理书房时,发现了爸爸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工作日志。结合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日志1:2022年9月20日,我们终于来到了美丽的非洲大草原,看到了野生动物,拍到了非常宝贵的野生动物照片!

    (1)小文爸爸此时可能在图中的
     
    (A/B)地,这里的气候类型对应图中的气候资料
     
    (甲/乙)。
    (2)小文爸爸可能拍摄到的野生动物有
     
     

    日志2:两周后,茫茫大草原上,野生动物开始大规模迁徙。
    (3)小文爸爸看到的野生动物大规模向
     
    (北/南)迁徙。
    (4)撒哈拉以南非洲野生动物大规模跨越赤道南北迁徙,主要受
     
    (气温/降水)的影响。
    日志3:一路走来,我感受到这里经济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
    (5)撒哈拉以南非洲正在努力摆脱贫困,请为该地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任答两点)
     
     

    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28.【人地协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极地区的雪生藻类依靠融雪而生长,如果雪融化得快,雪生藻类就会大量生长,出现“绿雪”、“红雪”现象。研究表明,南极部分地区的“绿雪”、“红雪”面积近年来不断扩大。
    材料二: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能源替代、产业调整等方式,让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实现正负相抵,最终达到“零排放”。
    材料三:南极地区相关资料图。
    (1)图中a、b正确代表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
     
    方向。作为低碳环保的现代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能够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太阳能/风能)。
    (2)中国在南极地区前后建立了五个科学考察站,这些考察站的建站时间大多选择在
     
    (2月/8月);此时南极洲大部分地区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
    (3)图中的动物是
     
    ,为适应
     
    的气候特征,它们都有厚厚的皮毛和脂肪。
    (4)试分析南极部分地区出现“绿雪”、“红雪”的原因。
    (5)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任答一点)

    组卷:43引用:1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