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中考语文三模试卷(A卷)
发布:2024/5/12 8:0:9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
1.毕业在即,班级拟开展“我的初中生活”主题活动,请你参加。下面是晓峰同学在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请你仔细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三年初中生活悄然而逝,临别的忧伤油然而生。【甲】回首昨日,我们相聚在这花团锦簇的校园,相识在这温馨和谐的集体。【乙】师长的谆谆教导,同学嬉闹欢笑犹在耳畔;绿茵场上尽情驰骋挥洒汗水的英姿,自习课上孜孜不倦汲取知识的身影,如在眼前。【丙】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不是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又是新征程的开始。【丁】明日,我们将继续追寻先贤足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前仆后继,逐梦前行,期待在下一个“驿站”,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1)文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悄然(qiǎo) 谆谆教导(zhūn) 驰骋(chěng) 汲取(jí) B.悄然(qiǎo) 谆谆教导(zūn) 驰骋(chěn) 汲取(xí) C.悄然(qiāo) 谆谆教导(chún) 驰骋(chěn) 汲取(jí) D.悄然(qiāo) 谆谆教导(cún) 驰骋(chěng) 汲取(xí)
A.油然而生
B.谆谆教导
C.孜孜不倦
D.前仆后继
(3)将“而今,我们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一句放入文段,衔接最恰当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4)文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删去“的一生”
B.改“不是”为“既”
C.改“又是”为“而是”
D.在“又是”前增加“意味着”组卷:30引用:2难度:0.4 -
2.请在下面横线处填空。
古诗文中的抒情 直接 ① 抒情 ② 间接抒情 借景(借景抒情) ④ 借物(托物言志) 出淤泥而不染,⑤ 借事(因事缘情) 天明登前途,⑥ 借史(咏史抒怀) ⑦ 借典(用典抒情) 闲来垂钓碧溪上,⑧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选出对下列句子顺序的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此外,墨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
②自宋代以来,名墨逐渐成为文人案头的赏玩之物。
③墨除了有使用功能外,还有赏玩、收藏等功能。
④3000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墨。
⑤到了明朝晚期更加盛行成组成套出现的墨品,它不以实用为目的,注重形式多样,图案新颖。组卷:177引用:11难度:0.7
四、古诗文阅读。(共15分)
-
9.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途经碣石山时所作。作者先写观海的地点,接着以动静结合的手法,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澹澹”形容大海①
(2)巍峨的山峰、苍茫的大海,常常引发诗人心中的豪情。请阅读《登飞来峰》与《观沧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在登山观海后各自抒发了怎样的豪情。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组卷:6引用:2难度:0.5
五、作文。(50分)
-
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教室里的两位同学为一道数学题目争论起来。
老师说:君子和而不同,理越辩越明,争一争有好处。
操场上的两位同学为占一个篮球架争吵起来。
老师说:看重利益的争夺是小人之争,就不要争了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1)读懂材料,确定立意,题目自拟;(2)写记叙性文章要围绕人物特点展开情节,写议论性文章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组卷:51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