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11/19 17:0:3
一、积累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9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27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40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83引用:1难度:0.7 -
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的语句,最恰当一项是( )
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我们深知,尽管成就辉煌,但前方还有_______,还有_______。我们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跋山涉水,战胜风险挑战、创造美好未来。组卷:42引用:3难度:0.8
四、现代文阅读(共26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开往春天的列车
谭文骞
①1978年下放到户的土地,成了农民的宝贝。日子如水一般,淌过“玉米、洋芋、红苕”三部曲,流转成我们的恣意生长。
②有一天,父亲叫上我们兄妹四人,去村外长江边的粮站买大米。那时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像极了一个出征的将军。到了粮站,父亲从贴身的衣服口袋里掏出粮食折子(这是国家正式职工购买平价米面粮油的凭证),笑眯眯地递给粮站的工作人员。开票,交钱,过秤,装袋,洁白细腻的米粒欢快地跳跃着,急不可耐地躲进我们带来的口袋。我们颤抖着把大大小小的米袋子搬到粮站的场院里码好,这可是父亲积存了大半年的购买指标才换来的大米啊!
③我们扛着米袋子,趾高气扬地爬上长江边上高高耸立的石山,看江水如牛马一般向东边滚去。父亲手指着远处长江隐没的地方,以一个小学教师并不宽远的视界,为我们猜想长江的走向。我们脚下滚滚东去的长江黄流,仿佛一列隆隆向前的火车,父亲站在车头,迎着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曙光,看春意开始在枝头萌动,荆条树吐露出第一撮新绿。他额头晶莹的汗珠子,幸福成一道道流光,游走于加减乘除和柴米油盐之间。
④18岁,我离家去圆大学梦。开往宜昌的轮船拉响了离岸的汽笛,父亲站在老城的码头上向我挥手。他的身后,拆迁中的老县城正在苍凉中酝酿新生,再过几年,随着三峡蓄水,这里将彻底沉入水底,新的县城将搬迁到上游二十多公里远的地方。我站在船头,看轮船像一柄锋利的犁,深深翻起肥沃的土地。我不知道,远方的世界,会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呈现在我眼前。我在宜昌这座“世界水电之都”,用最短的时间,累积一名人民教师应有的资本。每天都兴奋地畅想着教书育人的新征途,如同当时正走在如火如荼的改革征途中的很多人一样。
⑤三年之后,我再次乘船归来,父亲站在新县城的码头上,用他略显佝偻的身躯和满面荣光迎接我,我站在船头,像一名火车司机,稳稳地将车停在父亲身旁。只是父亲不会知道,多年前那辆临春的火车,将一路向东,驶进奔流不息的洪流。
⑥此后,我开始了持续近二十年的奔跑,和晨光一起,同星月一道,和学生们一起朗读《论语》,一起品析《飞向太空的航程》,一起歌唱《红旗飘飘》……几年前,当我从市长手中接过“恩施名师”的荣誉证书时,我同时接过了更多信任、嘱托和希冀。
⑦一天,一个龙马的学生跑来问我,大学里有没有乡镇管理的专业。她说,老师,我毕业后要回乡当村官。她把“村官”两个字说得特别响亮。说完这些,她满面羞涩地跑开了。我读着她留给我的字条:“春天里,杨柳依依,春水潺潺,我走在家乡干净宽敞的街道上,身旁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远处,游人躺在松软的草坡上晒太阳。我走着,脚步被阳光紧紧追赶,我听得见大地舒缓明快的心跳。我决定了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做一个村官,把龙马打造成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我还要引进一条铁路,让龙马和世界更便捷地连通……”希望,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坚持会让它和未来握手,奋斗会让它和胜利签约。我完全能够想象,当动车开进龙马,车身定会插满春枝,因为她的梦想正如中国这辆快速奔跑的列车一样,不会停辍脚步。
⑧今年国庆放假,我们驱车去岳父母家,行驶在宽阔的金龙大道上,煦暖的阳光从车窗照进来,映在妻儿如花的脸上;高楼如雨后春笋,在白玉兰撩人的花香里,竞相生长;白庙铁路桥上,“复兴号”疾驰而过,这一列列动车就像这个时代,在抖落一身的辛苦和酸楚之后,正一路高歌猛进,勇往直前。
⑨我们坐在岳父家的院子里吃新摘的板栗和核桃,十月的阳光从坡上漫下来,笼着田野里大片大片粗壮的板栗树,地里的大叔们在阳光里跳舞,把丰收的板栗梳成一颗颗黑亮的珍珠。岳父在手机上预算着今年的收入,岳母则安排我们带她去县城的医院体检。岳母反复地说,现在政策那么好,什么都有保障,就是要保养好身体,多活几年,多享点国家的福。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话语间的踏实和满足。
⑩四十年来,贫穷已然逃遁,复兴正在光宏。我们和这个伟大的时代一起成长,和昂首的祖国一起强壮。在开往未来的列车上,我们坚持做故事的主角。唯有亲历,才能强化我们的身份识别;唯有参与,才能获求生命的价值认同。历史不会抛掷任何一个为之绘色的人,我们,正驱动这列开往春天的列车。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围绕“时代发展”讲述的故事及感受。
①父亲带领我们去买大米,感受到改革后带来的幸福。
②
③我获得“恩施名师”荣誉称号,感受到信任与嘱托。
④
⑤岳父母享受国家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感到踏实和满足。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的加点词语。
我们扛着米袋子,趾高气扬地爬上长江边上高高耸立的石山,看江水如牛马一般向东边滚去。
②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的画线句。
地里的大叔们在阳光里跳舞,把丰收的板栗梳成一颗颗黑亮的珍珠。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的理解。
唯有亲历,才能强化我们的身份识别;唯有参与,才能获求生命的价值认同。
(4)文章多次写到“春天的列车”,请说说它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组卷:31引用:1难度:0.3
五、作文(50分)
-
15.请以“乘风破浪等你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组卷:12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