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8 -
2.CO2和CH4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对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反应历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18引用:16难度:0.6 -
3.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能源要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121引用:19难度:0.9 -
4.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大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组卷:238引用:31难度:0.7 -
5.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X、Y为两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对此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21引用:15难度:0.9 -
6.a、b两个烧杯中均盛有100mL等浓度的稀H2SO4,将足量的两份锌粉分别加入两个烧杯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组卷:107引用:6难度:0.7 -
7.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秒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组卷:279引用:8难度:0.8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
-
20.化学反应过程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P-P为198kJ•mol-1、P-O为360kJ•mol-1、O=O为498kJ•mol-1。则P4(白磷)+3O2═P4O6的反应是
组卷:150引用:2难度:0.7 -
21.将浓度均为0.01 mol/L 的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
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H2O2 +2S2O32-+2H+═S4O62-+2H2O
反应分两步进行:
反应A:H2O2 +2I-+2H+═I2+2H2O
反应B:……
(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Na2S2O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
试剂
(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
(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用量(ML)
序号H2O2
溶液H2SO4
溶液Na2S2O3
溶液KI溶液
(含淀粉)
H2O实验Ⅱ 5 4 8 3 0 实验Ⅲ 5 2 x y z
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用量(mL)
号
试剂H2O2
溶液H2SO4
溶液Na2S2O3
溶液KI溶液(含淀粉)
H2O实验Ⅳ 4 4 9 3 0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组卷:132引用:17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