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019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12/17 11:0:3

一、积累运用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组卷:59引用:2难度:0.9
  • 2.品味语言,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组卷:22引用:3难度:0.8

二、阅读精练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文中论敌的论点是什么?
    (2)上文中论敌的论据是什么?
    (3)上文中作者批驳论敌的论点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的自己的论点是什么?
    (4)能证明作者论点的论据是什么?
    (5)写驳论文,要善于找出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它,就能击中其要害。联系全文,作者是以什么为突破口?为什么?

    组卷:23引用:2难度:0.7

三、拓展演练

  •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醉翁之意不在酒”
    王嵎生
          美国原以为一旦军事占领伊拉克,其他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未想到鲸吞容易消化难,陷于被动挨打局面。布什总统的支持率由“9•11”事件时的89%一路下降到50%左右,民众对他的外交认可率只有44%.为了稳住阵脚,争取连任,布什总统在相当无奈的情况下,又打出一张“推动全球民主化事业”的王牌。最近,他在美国民主基金会发表演说时强调,对伊战争是美国“推进新一轮全球民主化进程的开始”,是“抚育民主所必须采取的步骤”,可能像冷战时期对付苏联一样,需要花几十年的时间,而且要为之“甘愿做出牺牲”。
          布什这张牌出手后,在国际上引起广泛议论和质疑。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中东问题专家希伯莱•德雷哈米指出,布什强调阿拉伯世界妇女的政治权利,可他对妇女没有投票权的科威特却进行了赞扬,而对早有投票权的伊朗和叙利亚却横加指责,因为后者反对美国的中东政策,特别是美国在巴以冲突问题上的立场。这说明,重要的“不是谁更加民主”,而是“谁是美国的朋友,谁是美国的敌人”。阿拉伯一位外交官说得更有意思:“你对他(布什)赞扬得越多,那你的民主也就越多。”
          其实,美国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和双重标准的政策行为,历史土早已有之。当年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什么美国不反对反而支持拉丁美洲某个国家杀人如麻的独裁者,罗斯福就直言不讳地回答说,那个独裁者“也许是个狗娘养的,但他是我们(美国)的狗娘养的”。去年4月,委内瑞拉发生未遂政变。美洲国家组织在华盛顿召开紧急会议,所有成员都执行《美洲国家宪章》而进行强烈谴责,唯独美国持相反立场,受到国内一些主流媒体的批评。《纽约时报》指出,“政变”什么时候可以不被称为“政变”呢?如果美国认为这不是一场“政变”,那就不是,那就是“政府更迭”。在拉美,美国一直倾向于让对美友好的面孔出现在总统府里,不论他们穿不穿军装,只要对美国忠实可靠就行。
          可见,在美国一些人的心目中,“民主”不过是一杆大旗,它的颜色是可以随着美国的利益和政策而变化的。“醉翁”当然也不是要痛饮“民主”之酒。君不见他手里握有两把尺子呢!
    (1)题目“醉翁之意不在酒”中,“醉翁”指
     
    ,“酒”指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了批驳什么?
    (3)作者列举美国处理“阿拉伯世界妇女的政治权利”和“委内瑞拉发生未遂政变”事件中的不同态度,意在证明什么?
    (4)阿拉伯一位外交官说的“你对他(布什)赞扬得越多,那你的民主也就越多”。罗斯福直言不讳说的那个独裁者“也许是个狗娘养的,但他是我们(美国)的狗娘养的”。文章引用这二人的话有什么作用?
    (5)试简析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

    组卷:26引用:4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