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2《6.3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2021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②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组卷:23引用:18难度:0.7 -
2.下列关于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8 -
3.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
组卷:29引用:14难度:0.7 -
4.下列关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7难度:0.5 -
5.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42引用:17难度:0.5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
-
15.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种果蝇(物种1与物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①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如图所示);②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在个体中时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基因E与F同时出现也发生胚胎早亡。
(1)甲地所有的果蝇可被称为
(2)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在阶段Ⅰ出现了基因结构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
(3)果蝇最多只能飞越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Ⅰ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差异的最高级别属于
(4)北美大陆在阶段Ⅱ时,一些地区的果蝇类型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有
A.某些类型的果蝇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
B.环境导致果蝇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C.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亡的基因
D.某些类型的果蝇天敌大规模增加组卷:1引用:3难度:0.7 -
16.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
(1)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发生了进化,其实质是
(2)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3)根据题目信息,能否判断该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为什么?组卷:3引用:2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