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93引用:40难度:0.7 -
2.人在吃辣椒,或者触碰了辣度比较高的食物,通常会感觉到热和痛,并且不断流汗。这是因为在口腔和皮肤的细胞膜上含有一种受体--香草酸受体,此受体会被辣椒素或者高温激活,从而得到“烫”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8 -
3.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组卷:28引用:6难度:0.7 -
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潜伏2~10年甚至更长时间,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7 -
5.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0引用:15难度:0.7 -
6.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6引用:67难度:0.7 -
7.植物的开花、种子的萌发及休眠都是在一年之中的某一时刻发生的,环境给植物的信号就是所谓的光周期(昼夜的长短),最显著的就是开花过程,根据开花与光周期的关联,可以植物分为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如图是研究某短日照植物的开花与光周期的关系,根据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46引用:10难度:0.8 -
8.为探究2,4-D促进某绿化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组卷:23引用:5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小题,共40分)
-
2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农作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调节剂影响的是曲线
(2)图乙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曲线图,激素甲代表的是
(3)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4)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使插条生根,若生长素类调节剂浓度较低,可用组卷:14引用:3难度:0.7 -
26.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如图1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雄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1回答。
(1)A细胞是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
Ⅱ.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采取腹腔给药的方式,连续20天每天给一定剂量的Kp-10(鹌鹑需要生长发育到一定日龄后才能够开始产蛋)。本实验是从鹌鹑开始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如图2。
(3)据图2可知,Kp-10组卷:6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