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2024年单元测试卷(1)

发布:2024/10/17 2:0:2

一、选择题

  • 1.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9
  •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9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8引用:4难度:0.8

二、文言文阅读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初,琼任清河太守,裴献伯为济州刺史,酷于用法,惊恩于养人。房延祐为乐陵郡,过州,裴问其外声,祐云:“唯闻太守善,刺史恶。”裴云:“得民誉者非至公。”祐答言:“若尔,黄霸、龚遂君之罪人也。”后有敕令,州各举清能。裴以前言,恐为琼陷,琼申其枉滞,议者尚其公平。毕义云为御史中丞,以猛暴任职,理官忌惮,莫敢有违。琼推察务在公平,得雪者甚众,寺署台案,始自于琼。迁三公郎中。赵州及清河、南中有人频告谋反,前后皆付琼推捡,事多申雪。尚书崔昂谓琼曰:“若欲立功名,当更思馀理,仍数雪反逆,身命何轻?”琼耳色曰:“所雪者怨枉,不放反逆。”昂大惭。京师为之语曰:“断决无疑苏珍之。
          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盗,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当时州郡无不遣人至境,访其政术。在郡六年,人庶怀之,竟无一人诉州。前后四表,列为尤最。遭忧解职,故人赠遗,一无所受。寻起为司直、廷尉正,朝士嗟其屈。尚书辛述曰:“既直且正,名以定体,不虑不申。”
          迁左丞,行徐州事。徐州城中五级寺忽被盗铜像一百躯,有司征检,四邻防宿及踪迹所疑,逮系数十人,琼一时放遣。寺僧怨诉不为推贼,琼遣僧,谢曰:“但且还寺,得像自送。”尔后十日,抄贼姓名及赃处所,径收掩,悉获实验,贼徒款引,道俗叹伏。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为大理卿而齐亡,仕周为博陵太守。
    (节选自《北齐书•卷四六•苏琼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
    B.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
    C.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
    D.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令,就是自上命下之辞,特指皇帝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
    B.州郡,州和郡的合称,完善的州、郡、县政治制度形成于东汉时期。
    C.遭忧,指遭父母之丧,古代官员的父母去世,规定官员必须停职守孝。
    D.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有司”专指朝廷中各级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琼举荐公平公正。裴献伯曾对苏琼有过非议,但在国家需要推荐人才的时候,苏琼依然给予裴献伯正面的积极的评价。
    B.苏琼做事不功利。崔昂曾经提醒苏琼想要建功立业,仅仅做些洗清某些人罪责的事情是不够的,可苏琼根本不理会崔昂。
    C.苏琼执政有方略。苏琼在南清河任太守一职时,赢得了州内百姓的广泛赞誉和肯定,各州郡县的官员都来学习管理方法。
    D.苏琼断案有主见。苏琼在徐州处理政务时,不顾失盗僧人的抱怨与反对,将有关部门抓捕的行踪可疑的人员释放并很快破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在郡六年,人庶怀之,竟无一人诉州。
    ②径收掩,悉获实验,贼徒款引,道俗叹伏。
    (5)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描写传主苏琼时采用的手法。

    组卷:0引用:2难度:0.5

三、默写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
     
     

    (2)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对历史发出无限感慨:假使六国能够各自爱惜他们的百姓,“
     
    ”;假使秦又能够爱惜六国的百姓,“
     
    ”,谁能够灭了它呢?
    (3)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木”“泉“作比喻,得出“
     
     
    ”的结论,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述。

    组卷:2引用:3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