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大学附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2分,共50分。

  •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科研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2.在下列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组卷:48引用:2难度:0.6
  •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8
  • 4.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其反应为:3Cl2+8NH3→6NH4Cl+N2,利用该反应中产物白烟这一现象来判断管道是否漏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4难度:0.7
  • 5.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88引用:8难度:0.6
  • 6.下列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没有运用相应化学知识的是(  )
    选项 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 化学知识
    A 用SO2漂白纸张 SO2具有氧化性
    B 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 Al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C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CaO易与水反应
    D 用Si制作芯片 Si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组卷:43引用:9难度:0.6
  • 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前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7
  • 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组卷:36引用:6难度:0.7

二、填空题

  • 23.近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酸性高锰酸钾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请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和丙学分别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甲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2)乙同学认为甲的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丙同学:丙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3)图C装置的作用是
     

    (4)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
     

    (5)装置C中的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替换为
     

    A.足量I2的淀粉溶液
    B.足量饱和 NaHCO3溶液
    C.足量Na2SO3溶液
    D.足量溴水
    (6)煤燃烧会产生含SO2的废气,可以采用“钙基固硫法”解决。即将生石灰与含硫的煤混合后再燃烧,可以将生成的SO2,最终转化为CaSO4,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组卷:46引用:2难度:0.6
  • 24.利用化学反应将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科学家设计出了原电池,从而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Ⅰ.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简易的原电池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电极材料为碳、b溶液为FeCl3溶液,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当有3.2g的负极材料溶解时,导线中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
     

    (2)若a电极材料为铁、b溶液为稀硫酸,电流表的指针也会偏转,则电子的流向为
     
     
    (填电极材料,下同),溶液中的H+
     
    极移动。
    Ⅱ.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

    断开1mol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键的键能。下表列出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E:关于2H2(g)+O2(g)=2H2O(g)的反应,已知H-H键、O=O键、O-H键键能分别是436kJ/mol、498kJ/mol、463kJ/mol。
    (3)若有1molH2O(g)生成,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kJ;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表示
     
    (填“甲”或“乙”)。

    Ⅲ.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和氧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为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将其设计成燃料电池,构造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
    (4)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组卷:9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