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大学附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2分,共50分。
-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科研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2.在下列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组卷:48引用:2难度:0.6 -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8 -
4.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其反应为:3Cl2+8NH3→6NH4Cl+N2,利用该反应中产物白烟这一现象来判断管道是否漏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4难度:0.7 -
5.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88引用:8难度:0.6 -
6.下列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没有运用相应化学知识的是( )
选项 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 化学知识 A 用SO2漂白纸张 SO2具有氧化性 B 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 Al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C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CaO易与水反应 D 用Si制作芯片 Si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组卷:43引用:9难度:0.6 -
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前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7 -
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组卷:36引用:6难度:0.7
二、填空题
-
23.近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酸性高锰酸钾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请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和丙学分别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甲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2)乙同学认为甲的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丙同学:丙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3)图C装置的作用是
(4)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
(5)装置C中的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替换为
A.足量I2的淀粉溶液
B.足量饱和 NaHCO3溶液
C.足量Na2SO3溶液
D.足量溴水
(6)煤燃烧会产生含SO2的废气,可以采用“钙基固硫法”解决。即将生石灰与含硫的煤混合后再燃烧,可以将生成的SO2,最终转化为CaSO4,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组卷:46引用:2难度:0.6 -
24.利用化学反应将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科学家设计出了原电池,从而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Ⅰ.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简易的原电池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电极材料为碳、b溶液为FeCl3溶液,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若a电极材料为铁、b溶液为稀硫酸,电流表的指针也会偏转,则电子的流向为
Ⅱ.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
断开1mol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键的键能。下表列出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E:关于2H2(g)+O2(g)=2H2O(g)的反应,已知H-H键、O=O键、O-H键键能分别是436kJ/mol、498kJ/mol、463kJ/mol。
(3)若有1molH2O(g)生成,需要
Ⅲ.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和氧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为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将其设计成燃料电池,构造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
(4)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组卷: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