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成都十二中(川大附中)高考语文二诊试卷
发布:2024/12/31 21:3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如今生活在知识社会或信息社会中,当代经济学家更倾向于用“知识经济”形容我们的时代,其以知识制品向社会生产急速扩张为特征。当前,知识的开放从科学共同体的开放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公众的知识共享,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在知识共享中如何保证公正的知识分布。
知识共享强调的是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的传递,知识传递的前提是寻找可靠的知识来源;而日常生活中知识传递的方式是听者的非推论的感知活动,这就要求在知识传递中听者对说者作出即时性的、自发的可信度判断。大多数情况下,听者无法肯定说者所传递知识的真假,只能倾向于依赖说者的社会身份。由此,知识传递过程中往往涉及种种不公平现象,比如听者以自身所无法察觉的偏见无意间忽视或否定社会边缘群体所要表达的真实想法。这就产生了认知非正义的问题。那么,要消除知识共享中的认知非正义,需要说者和听者都具有某种认知德性:说者准确地传递知识、真诚地分享知识,听者消除身份偏见。但由于认知非正义的根源是不平等权力的结构以及该结构所产生的系统性偏见,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实现的德性很有限,消弭这些不正义不仅需要更多有德性的说者和听者,还需要一个公正的社会基本认知结构。
知识共享也是一项集体认知活动,可以广泛共享的知识往往是某种公共知识,而公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依赖于社会基本认知结构,在哲学层面,这类似于基切尔所构造的“公共知识系统”。基切尔提出:“公共知识是我们所知的总和,是我们先辈集体努力的结果,也是人类的一项主要成就,它包含了所有已经呈现在书本上的内容,并且在追求个人成就的时候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公共知识意味着一个社会的信息共享体,包括了社会和自然科学、艺术、文学等。只要有交流的通道,就有公共知识的信息传递,公共知识最简单的意义就在于共享信息。
在理想状态下,知识共享是在社会认知框架下所有人有公平机会获得其所需知识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认知结构以保证公正的知识分布。在现代社会,知识可以被生产和共享,知识的分配也应当纳入正义理论。因此,理想的知识共享建立在现代公共知识体系能够满足某种分配正义的理想制度设计之上,这种认知制度应当保证:社会中每个个体能够自由获取与自己生活计划相关的公共知识,获取知识的机会平等,具备理解和评估知识的能力。
必须承认,以上所描绘的知识共享的理想状态正在被各种新兴技术部分地实现。互联网所造就的知识网络化似乎提供了一个新“公共知识系统”的雏形:知识的网络化颠覆了传统的知识载体,使知识的拥有者成为容纳了所有人及其思想以及把他们与外界相连的网;知识的网络化也构造起一个巨大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中,公众通过搜索和链接“无需许可”地获取任何需要的网络化的知识,并且可以将他们所挖掘的意义和价值反馈网络。公共知识的共享是与生产同步进行的,机器学习和脑机接口技术催生了全新的公共知识生产和共享方式,而机器与机器之间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知识共享成为“公共知识系统”将面临的新困难。因此,新兴技术增进了公共知识的丰富性、公共性、易得性,但其仍处于一种加剧知识分布不公的趋势之下。
综上,知识共享的认知正义至少包含了个体层面上认知非正义的消除和集体层面上知识分配正义体系的构建两个维度。
(摘编自白惠仁《知识共享中的认知正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知识制品向社会生产急速扩张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共享的认知正义引人关注。
B.要消除知识共享中的认知非正义,构建一个公正的社会基本认知结构更为重要。
C.知识共享是集体认知活动,包含社会和自然科学、艺术等的公共知识可以广泛共享。
D.在知识的网络化构造的公共空间内,公众可以通过搜索和链接自由获取所需知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脉络清晰,提出问题后,主要围绕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两个维度展开论述。
B.第二段陈说观点时,使用“往往”“大多数情况下”等说法,体现了论证的严谨。
C.第三段引用基切尔的话,是为了论证公共知识最简单的意义就在于共享信息。
D.第五段从知识共享的部分实现和公共知识系统面临的新困难来论证,具有辩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传递中,若听者的判断只依赖说者的社会身份,常常会产生种种不公平现象。
B.只要能保证社会中每个个体都具备理解和评估知识的能力,就是理想的认知制度。
C.机器学习和脑机接口技术的诞生,使得公共知识的共享和生产同步进行成为可能。
D.新兴技术增进了公共知识的丰富性、公共性和易得性,达到了知识共享的理想状态。组卷:41引用:4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钴是锂电池中的重要材料。“目前三元锂电池基本都是含钴的,它的装机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占到'半壁江山'。”北方工业大学研究员张翔介绍,钴让电化学反应过程更加稳定,并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40年,钴的需求量将较2020年增长约20倍。
近两年来,钴的价格一路上扬。今年前三个季度,国内现货市场钴均价为35.7万元/吨,同比上涨33.7%.“钴价应稳字当头并保持在相对合理区间,只有这样,行业才能行稳致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健强调,要多渠道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强化钴金属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2018年,美国确定钴为关键矿产,日本将钴确定为战略性矿产。在我国,行业界一直非常重视钴资源。早在2010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成立钴业分会,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推动行业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战略性矿产目录共列入24个矿种,其中就包括钴。
据统计,全球钴资源总储量700万吨左右,但高度集中,主要分布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和古巴。2018年,这3个国家钴资源储量超过全球总储量的74%.而我国钴资源储量仅占全球1%左右,钴对外依存度达90%以上。根据《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2020年)》,2002年以前,美国是全球第一钴消费国;2002~2006年,日本接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7年至今,我国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钴主要以铜、镍的伴生资源形式存在,镍钴伴生矿占据50%的钴储量,铜钴伴生矿占据44%的储量,而原生钴储量仅为6%.因此,钴的供应程度受限于铜、镍矿的开采。钴资源极其稀缺且需求量极大,是否有替代资源呢?其实,产业界和学术界已经开始关注降低锂电池中钴含量的问题。虽然钴具备被其他矿产替代的可能性,但替代的结果将导致最终产品的成本增加或性能降低。钴在短期内会继续成为新能源电池行业的首选品,其可替代性极差,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被全面替代的局面。少钴或无钴的声音出现在钴价高、镍价相对较低时,如2017年至2018年期间,钴价达到约60万元/吨,镍价只有10万元/吨左右。
目前,再生钴的主要来源是合金边角料、废旧电池和电池生产过程的残次品。“未来最大的再生钴增量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余韵表示,2020年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再生钴与新增矿山钴相比较,其数量较小,在统计上可以忽略不计。2021年情况有所改观。钴业分会秘书长徐爱东介绍,今年国内钴产量约12万吨,其中2.5万吨来自再生钴原料,占总产量的20%。在国内需求逐渐增加与外部因素导致进口不稳定的双重压力下,钴资源供应安全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在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马保中看来,未来需“两条腿”走路,不仅要开发针对复杂钴矿物冶炼的新技术,还要注重从二次资源中回收钴。王健认为,要加强科技创新,瞄准新能源产业科技前沿,不断提升镍钴材料高质量供给能力,支撑电池材料可持续发展,增强产业韧性和竞争力。
(摘编自秦志伟《“钴奶奶”发威“两条腿”应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钴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中的重要材料,钴价的上涨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钴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有着密切关联。
B.今年钴价虽远低于2017~2018年60万元/吨的高价,但前三季度国内钴均价同比上涨33.7%,钴价上扬趋势明显。
C.我国钴消费量目前居世界第一,而对外依存度相当高,业界应关注钴资源供应安全,制定应对策略,避免受制于人。
D.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再生钴快速发展,2020年前数量较小,2021年增加到2.5万吨,占国内钴总产量的20%.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并将钴列入全国战略性矿产目录,可见钴资源已引起了有关部门重视。
B.钴的储量分布极不均衡,且主要以铜、镍的伴生资源形式存在,开采技术难度大,短期内并没有合适的替代资源。
C.从我国钴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来看,只要加强科技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增强产业竞争力,就不需要过分担忧。
D.作者介绍钴的相关情况时多次列举数据,引用业界人士话语和规划、报告等文件,资料翔实,信息来源较为可靠。
(3)“‘钴奶奶’发威”和“‘两条腿’应对”分别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组卷:8引用:5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家折枣
陈忠实 ①在巷子的水果摊上看到红枣摆上来,想到又到枣月了,该回家折枣了。在关中乡村,凡用摘字的地方,大多数时候用折,譬如折豆荚、折桑叶、折棉花菜。
②在我的前院、中院和后院,栽了七八种树,有南方和北方的两种白玉兰,粉红色的紫薇,黄色的腊梅,紫荆花树有红白两株,石榴树,还有三株枣树,都是我十余年间先后栽植的。几种花树依着各自的习性在不同季节开花,柿树和枣树也都挂果。每当花开或果熟时月,得空回到原下老屋小院,或尝花闻香,或攀枝折果,都是一种难以表达的清爽和愉悦。今天又要回家折枣了。
③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季节。树依旧很绿。天空是少见的澄澈和透碧。可以看到远方影影绰绰起伏着的秦岭的轮廓。这条在我生活历程中走得最多也最熟悉的回家土路,却从来都不曾发生熟悉里的厌倦。视力触摸到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在昨天的记忆里泛出新鲜的差异性意味来,夏收后泛着白光的麦茬地,采摘樱桃时不慎攀折断了枝条,从路边野草丛中突然蹿飞的野鸡,都会把我在城市楼房里的所有思绪排解到一丝不剩,还有乡野的风对城市的污染空气的排除与置换。
④大约七八年前,我在早春的时候回家,路过一个业已城市化了的乡村,正逢着传统的庙会,到处都摆着树苗,北方乡村适宜种植的柴树果树和花树种子,成捆成捆堆放在路边。我总是忍不住在那些有树秧的摊儿前驻足停步;总是在抚摸那些树秧嫩杆的时候忍不住心动,绝不弱于面对稿纸拔开笔帽时的冲动和激情。妻子不时拽我并提醒我,不要再买任何树苗了,屋前院内再找不到栽树的空地了。其实我心里也明白,能容得我栽树的地皮,只有老家在前屋后和小院里那几分庄基地了,早被我栽得满满当当的了。不经意间,碰见一位老相熟,他的架子车厢里放着一捆打开的枣树秧子,是他培育的一种新品种,比普通枣子个儿大,味更脆更甜,名曰梨枣,却与梨不相干。他卖得很好,满满一车只剩下半捆了。他一边给我说,一边往我手里塞枣树秧子。他知道我乡下有屋院。再三谢辞不掉,我便拿了三株梨枣回家,下决心把中院一株老品种的樱桃和一株太泼也太占地盘的花树挖掉,给这三株枣树移出空位。令人惊诧的是,这枣树一年就长到齐墙头高了。
⑤到新世纪到来时,我终于下决心回到乡下久别的老宅新屋住下了。枣树是我的院子里最晚发芽的树。当那嫩芽在日出日落的日子里蓬勃出鲜绿的叶子,我发现了短短的叶柄根下的花蕾,不过小米粒大小,绣成一堆。我在那个早晨的心情顿然变得出奇的好。每天早晨起来,我都忍不住到枣树下站一会儿,看那小米粒似的花蕾的动静。直到有一天早晨,我刚走到屋檐下,便闻到一缕奇异的香气儿。小米粒似的花苞绽放开来的花儿自然不起眼,比小米的黄色浅些,接近于白色,香味却很浓郁,枝条上稀稀拉拉的枣花,却使整个小院都弥漫着清香。
⑥眼看着那枯萎的枣花里挣出一只枣子来,恰如刚落生的婴儿,似乎可以听到那进入天地之间的啼哭。小米粒大的枣子,似乎一夜或两夜之间,就长到扁豆粒大了,豌豆粒大了,花生粒大了,最后就定格在乒乓球那般大小了,个别枣子竟然有柴鸡蛋的个头。在桌子前在椅子上坐得久了,无论读着什么或写着什么,走出屋子走到枣树下,看着隐蔽在枝杈叶丛里的青枣,那正在你眼皮下半满和长大的果实,一种蓬勃的生命的活力便向人洋溢着。枣子青绿的颜色,在我日复一日的注视下,渐渐淡了,泛出乳白色了,又浮出一丝一坨的紫红,它成熟了。我折下最先显出红色的一颗,咬了一口,便确信是我有生以来吃到的最好一颗枣子了。这枣子皮薄肉细,又脆,满口竟有一股蜜味儿。我便不忍心再吃第二颗,给家人品尝,也给那些从城里跑到乡下来找我的朋友享一回口福,让他们知道还有这样好吃的枣子。后来几年的枣子,结得顶繁了,味道却大不如头一年。今年是前所未有的丰年,味道更差了,有点干巴。
⑦我已经不太在意枣子的多少和品味的差别了。我只寻找折枣的过程。常常庆幸得意我尚有一坨可以栽植枣树的院子,以及折枣的机会。我的这种心理是瞅见城里人悬在空中阳台上盆栽的花草而生发的。他们已无可以栽一株树或一窝花的土地,只能栽在盆里,悬在楼房的阳台上。我在被晒得烫烧脚心的水泥路和被油气污染的空气里整得透不过气时,得空逃回乡下的屋院,拔除院子疯长的草,为柴树花树和果树浇一桶水,在树阴里在屋檐下喝一瓶啤酒,与乡党说几句家长里短的话,尤其是回来折一回枣儿,心里顿然就净泊下来了。
⑧今年回了家,折了一回枣。
⑨明年还回家折枣。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开头写作者由看到卖枣联想到枣月和回家折枣,说明作者对折枣一事印象深刻,很容易从日常生活联想起,充满期待。
B.文章前五段从顺叙的角度写回家折枣的愉悦心情及三株枣树的来历,表达了枣树成长结果的来之不易,及为拥有一园地可栽种感到快乐。
C.陈忠实的作品乡土气息浓郁,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体现了这一特征。作者多使用方言词汇,如“折枣”“顶繁”等。
D.全文虽以“回家折枣”为题,但折枣的过程已不重要,只是作者情感得以净化的外显行为,因此作者没有花较多笔墨于“折枣”过程。
(2)文章第⑥段画线句描写枣子的成长极具特色,请赏析。
(3)全文结尾两段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评析。组卷:12引用:3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氯化石蜡常被作为增塑剂添加在塑料材料中, ,柔韧度一强,就可以塑形和提高触感柔软度。氯化石蜡按照碳链长度可分成短链、中链和长链,其中短链氯化石蜡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通常碳链越短毒性越强。
氯化石蜡常被用于书包的制造。而书包伴随着学生的整个读书时代, ,午休时甚至会枕着书包入睡。从研究数据可以看出,书包存在短链氯化石蜡的暴露风险,有毒物质可能通过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进而损害学生的健康。
我国目前针对书包的生产、检测标准中, ,所以市场监管部门在每年的儿童用品及学生文具用品产品质量抽检过程中,都不会检测短链氯化石蜡这个指标。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将短链氯化石蜡纳入监管,建立书包等消费品中短集氯化石蜡的检测方法,完善相关标准体系,为消费品中短链氯化石蜡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用一段话概括上述材料的意思。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组卷:3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论语•八佾》中有一段记载孔子和弟子宰我的文字: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大意是:哀公向宰我询问有关立社的事,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树立社,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树,是想让百姓因此恐惧。”孔子听后说:“已做过的事不必再解释,已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了,过去的事情就不必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
孔子也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4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