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3 11:0:2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默写。
    (1)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
    (2)
     
    ,洪波涌起。《观沧海》
    (3)
     
    ,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
    (4)兄女曰:“
     
    。”《咏雪》
    (5)“油蛉在这里低唱,
     
    ”是儿时鲁迅对百草园的痴迷;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是朱自清对春日的喜爱。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诗人对友人同情与关切之情的句子是:
     
     

    (7)《天净沙•秋思》中最能表现游子孤寂愁苦的句子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春天里,知更鸟和蜂鸟的啾鸣让我què跃;美妙的夏季,到处是怒放的花朵和成熟的果实;五彩班斓的秋日,树叶sǎ满一地,那是能满足我好奇心的最好礼物。我似乎习惯了周遭的静与黑暗,好像那个五彩纷的世界已经与我毫无关系。直到有一天,我的老师莎莉文小姐来到我身边,她为我打开了心灵的另一双眼睛,让我的灵魂重获自由。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uè
     

     

     

    五彩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遭”在字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文段“周遭”中“遭”意思应为
     

    A.遇见
    B.碰到
    C.周、圈
    D.次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组卷:12引用:3难度:0.7

二、阅读(55分)

  • 7.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进而》)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奥。”(《子张》)
          ⑦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⑧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学而时之   
     

    ②吾日三吾身  
     

    ③必有我师   
     

    ④三军可帅也    
     

    ⑤不矩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下列选项中对孔子人生经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指孔子十五岁时决定开始学习。
    B.“三十而立”是指孔子三十岁时通过长期的学习、求索、思考,建立起了自己的价值观。
    C.“四十而不惑”是指孔子四十岁时博学多闻,堪称有问必答的“百科全书”,什么知识都难不倒他。
    D.“六十而耳顺”是指孔子六十岁时完全不在意别人的言论,不听取别人的任何想法。
    (4)选文的句子中有些谈学习方法,有些谈学习态度,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组卷:4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55分)

  • 8.进入初中虽然才两个多月,你一定已经有了丰富多彩的经历、有的经历让你快乐、自豪,幸福,有的经历让你困惑,懊恼、伤心……这些都是成长中的宝贵财富。
    ㅤㅤ请以“这件事真让我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以上。(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组卷:8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