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2023年单元测试卷(1)

发布:2024/10/12 13:0:2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近两年,95后“慢就业”现象越来越突出。现今95后多为独生子女,大多生长在较优裕的家庭,不需要为生计犯愁,减少了毕业后的生存压力,这些都成为了滋长“慢就业”的土壤。
          作为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95后”毕业生对网络更加依赖,也更敢于尝试由互联网催生的新鲜职业。报告显示,95后毕业生最青睐的新兴职业排行中,35.32%的人渴望当主播/网红,排在其后的是 Coser占比为20.03%,声优占比为16.15%,其次为网络写手、新媒体运营、网游陪练、化妆师、游戏测评师。由此数据可见,95后青睐的新兴职业均为互联网相关的行业。
    (摘编自大众网《“95后”毕业生就业画像:慢就业现象突出,青睐主播、网红》)      材料二
          最受应用生欢迎的公司类型

    (摘编自《2018届校招趋势洞察,领英调研结果揭秘95后就业观》)      材料三:近些年,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急着找工作,而是游历或支教,成为“慢就业”一族。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者周围有“就业”大学生,62.4%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对未来还没规划好。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73.9%的受访者建议大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规划,57.8%的受访者期待学校为在校学生实习提供更多渠道。
    “慢就业”并非一些人所理解的“失业”,而是一些应届毕业生主动选择的“暂时性不就业”、理由各异:有的人游览各地,抓住人生最后的长假放松身心;有的人选择考研,期冀学业上有进一步提升;还有一部分人暂时没有好的工作机会,就继续等待转机。这样的多元选择,当然也是一种人生。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哪一种人生更高级或更低级,“慢就业”、“快就业”不带任何道德色彩,舆论也就不必对“慢就业”持有偏见。有些主动“慢就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理念方面可能比想象中更成熟。所以,我们不妨给年轻人多留一些时间。如果说“慢就业”已经成为就业现实的一部分,那么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家长和用人单位,应该给毕业生更多的选择。在保证大部分人顺利就业的同时,也应被允许部分毕业生更加从容、自主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给高校和学生都“松绑”。
    (摘编自《允许“慢就业”体现社会包容性》,《光明日报)2018年8月10日)      材料四:面对复杂而困难的现实,不去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却千方百计地生造一些看似浪漫新奇实则容易麻痹大众的新词。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甚至会激化些矛盾。新近流行的新词“慢就业”和”待定族”,就是典型例子。这两个词其实是在经济就业遭遇双重压力的现实背景下,一些媒体重新包装出来的伪概念。
          学生毕业后出去旅游、支教、当志愿者或在家陪伴父母,只要是自主择,皆无可厚非。人们常说中国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动手能力不足,用一段时间学习、充实、调整,作为个体选择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相关职能部门以此作为说或者麻痹社会的依据,那就有些令人担忧了。
          尤其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不断遇“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不难看出,许多所谓的“慢就业”和“待定族”实际上是被动无奈地处于无业状态,而非有底气、有雅意地主动选择。不管是“下岗”、“待岗”还是“创业人员”,没有工作就是没有工作。不会因为称呼变了家庭就凭空多出一份收入。同样,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也不会因为他们被贴上“待定族”的标签,就得到任何改变。
          没有多少家庭能够承受孩子不工作的现实,也没有哪个问题会因为造出了新奇的概念就得到解决。有关部门最该做的,是正视现实问题并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摘编自新华社《“慢业”、“待定族”本质是掩耳盗铃》)(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500强企业在校招中吸引力逐年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
    B.不同院校的毕业生对就业公司的方向选择不尽相同,985/211院校的学生中有半数希望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国内普通院校毕业学生,多数希望进入创业公司。
    C.近几年,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创业公司和大型本土企业的吸引力逐年减弱,其中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吸引力最低。
    D.36%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学生希望进入大型本土企业,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近年来我国大型本土企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95后“慢就业”现象越来越突出,青睐互联网相关的行业,这与他们这一代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B.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心态各异,有些主动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就业理念非常先进和成熟。
    C.一些媒体重新包装“慢就业”和“待定族”这样的概念不仅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反而激化了潜存的社会矛盾。
    D.承受“慢就业”力的各方,既有迷茫的毕业生,也有所有学生的家庭,还有高校和社会相关部门。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针对大学生“慢就业”问题《光明日报》和新华社的立足点有什么不同。

    组卷:3引用:3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兄弟人生
    徐社文
          那一年,春寒料峭,斗龙河边的柳树枝头才吐出米粒大的嫩芽,龙王庙的村公所两旁,两家部队正招兵买马,看上去像在打擂台似的。
          新四军在左,国民党军队在右。新四军的条桌上只摆有成套的灰粗布军服,虽说简朴,但桌后的人却个个都笑眯眯的,几个活泼的女兵打竹板,说抗日;而国民党军队这边酱黄色的军装虽说有点傻气,但明晃晃的现大洋却扎眼得很,一签字画押立得两块,招兵的军需官虎着脸,一副愿者上钩的样子。兄弟俩在家里抓了阄,大哥杨柳穿上灰军装,老二杨槐穿上了黄军装,得两块“袁大头”。兄弟俩含泪作别。
          不久,一场联合阻击战开始。按作战计划新四军迎头,国军堵后,像包饺子一样将日军一个联队彻底消灭。战斗打响,新四军战士个个像小老虎似的前赴后继,血染战壕,从凌晨打到黄昏,打退了日军一次次反扑。杨柳在一次阵地肉搏战中被鬼子刺刀扎得透胸,要不是战地急救的担架队长坚持再搜索一遍、再一次用手指试他的鼻息,他就在这次战斗中上了“光荣榜”。这次战斗给杨柳身上留下了第一块伤疤。血色残阳之时,日军以最后的疯狂溃退,杨槐第一次上战场心有胆怯,身边的班长只顾空中放枪,激战没多久,敌人的火力就和他们的眼睛一样红了,杨槐就听到长官气急败坏的撤退命令,赶紧随着班长像兔子似的逃离阵地。这是杨槐第一次当逃兵。
          1950年10月,“老虎营”营长杨柳随着志愿军大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饥食炒面,渴饮干雪,一路向前。在那场著名的战役中,双方反复抢夺阵地50个来回,最后的反攻开始时,杨柳喊出“同志们,冲啊!”一发炮弹把他炸得血肉模糊。他醒来时,已在东北的后方医院。这次他的后脑、右臂又各添一块新的伤疤,全身伤疤30%多处。伤疤感动了护理他的年轻护士,成了他的新娘。差不多时间,大西南的国军节节败退,杨槐已是老兵油子,临阵脱逃已成为他保命的法宝。那个月黑风高夜,他们乘船去台湾,疯狂的抢夺、极度拥挤让他怎么也挤不上船,不得不拿出全部家当2条“小黄鱼”央求同乡的一位长官,边开枪边踢打才把他拽上船,驶向那座孤岛。
          1955年,杨柳退役复员,服从组织安排来到大西北最僻远的一个县城,从此扎下根来,从粮库主任到粮食局长,一心想着把饭碗端在老百姓手里。这些年,夜深人静时,杨柳常常想两个人,一个是二弟杨槐,在偶然的一次海峡两岸新闻里,他似乎在老兵的游行队伍中看到二弟,一晃而过,似是而非,但落魄憔悴的样子让他夜不能寐,他知道他一定不好过。再一个就是小女儿月月,如果不是那年他把一家一个月的口粮接济了一位老乡,月月是不会饿死的,他常梦见月月稚气的眼神,他知道她没有责怪的意思。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老英雄杨柳深藏功名数十载的事迹感动了社会,惊动了上级。那年国庆,胸前挂满勋章的杨柳站在北京天安门的观礼台上,向世界敬了一个中国老兵的军礼。也在这一天,老家收到了由红十字会志愿者护送回家的一个台湾老兵的骨灰盒,在亲人们的注目下,二弟杨槐终于叶落归根,安葬在父母脚下。
          是夜,星光明朗,烟花璀璨,京西宾馆里杨柳老人看着二弟安葬的视频,老泪纵横。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抓阄,赌博式的行为,让兄弟二人生离死别,走向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看似荒谬,实有时代的必然性。
    B.“似乎”“似是而非”已经否定了杨柳的判断,但他仍然断定“弟弟不好过”,可见“落魄憔悴”不是个体形象。
    C.“常梦见月月稚气的眼神”,杨柳心中就对当年拿家里的口粮救济老乡的行为产生懊悔和自责之情。
    D.“那年国庆,胸前挂满勋章的杨柳站在北京天安门的观礼台上”说明了英雄得到了应有的尊敬和爱戴。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对国共两支招兵队伍的描写,饱含着作者的爱憎情感,同时也为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B.小说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介绍了杨柳、杨槐兄弟二人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对比鲜明,发人深省。
    C.“新四军战士个个像小老虎似的”“像兔子似的逃离阵地”两个比喻句,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两支军队的不同表现。
    D.小说结尾一段写“星光明朗,烟花璀璨”,表现了杨柳对弟弟能归葬故里的欣慰,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3)小说采用了两条线索平叙的手法,请简要分析这种叙述手法的好处。
    (4)小说中的杨柳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组卷:9引用:3难度:0.5

二、文言文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篆、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结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末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卿史丘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召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景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录其孙为中书舍人。
    (节选自《明史•列传》,有删改)(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
    B.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
    C.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
    D.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
    (2)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疾”,犹“移病”,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居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说法。
    B.在古代官职的任免用语中,“擢”“陟”“升”都是指提升官职,“谪”是指贬官降职或流放,“除”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C.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形式之一。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中者被称为“举人”,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举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D.“中国”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多义性的词,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光启博学强识,曾跟从西洋人利马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等技术,完全掌握其方法。继而遍习兵机等其他书籍。
    B.徐光启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他负责编写的《测天约说》二卷等著作中,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C.徐光启胸怀大志,可是不被重用,几起几落曾先后遭到兵部尚书崔景荣、御史丘兆麟和魏忠贤的党羽智铤弹劾。
    D.徐光启堪称治国经世之才,可遗憾的是,等到掌握大权时,他年纪已老,又赶上奸臣专权,其抱负无法得以实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②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

    组卷:1引用:2难度:0.7

六、语言文字应用

  •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谈起滁州,欧阳修和他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怎可绕开。好比到绍兴兰亭,总会 ①
     
    和他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游沈园,必知陆游写《钗头凤》的故事;②
     
    ,总会浮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文人笔墨,一旦与风光糅合到一起,成为名胜佳迹,便永远抹杀不掉。③
     
    ,“滁”字本意是水名,滁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它使通江达海的滁州成了“鱼米之乡”。

    组卷:5引用:7难度:0.7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经延伸至西欧。

    组卷:409引用:36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