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入学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1-40题每题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否则不得分)
-
1.下列有关生命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8引用:25难度:0.9 -
2.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以及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 )
①染色②水解③冲洗④取口腔上皮细胞⑤观察。组卷:28引用:39难度:0.7 -
3.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获得的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上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 )核仁 光合色素 叶绿体 线粒体 中心体 核糖体 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 甲 × √ × × × √ 无变化 乙 √ × × × √ √ 无变化 丙 √ √ √ √ √ √ 外层结构破坏 丁 √ √ √ √ × √ 外层结构破坏
①衣藻 ②硝化细菌 ③乳酸菌 ④光合细菌 ⑤蛔虫 ⑥水稻.组卷:2引用:10难度:0.7 -
4.如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216引用:75难度:0.7 -
5.关于细胞结构、功能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7难度:0.7 -
6.图甲和图乙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某分裂时期的细胞,图丙为染色体7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9 -
7.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象,图中的A、a、B、b、C分别表示染色体.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125引用:10难度:0.9 -
8.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组卷:177引用:112难度:0.9 -
9.如图A和图B为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79引用:32难度:0.9 -
10.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90引用:46难度:0.5 -
11.著名的生物进化论专家恩斯特•迈尔认为“生物学中只有一条规律,那就是所有的概括都有例外.”下列有关生物学中的“不一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3引用:3难度:0.5 -
12.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原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若只考虑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26引用:3难度:0.5 -
13.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近日,厦门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 酶,能够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通过调控这个酶的合成,就可以调控细胞的死亡方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43引用:17难度:0.9 -
14.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aaXXY的残翅白眼果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可能为(A-长翅,a-残翅,B-红眼,b-白眼)( )
组卷:19引用:5难度:0.7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
43.如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Ⅰ-Ⅴ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
(1)由图中Ⅰ→Ⅱ获得④称为
(2)由图中Ⅰ→Ⅲ→Ⅳ获得④过程称为
(3)由图中Ⅱ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
(4)图中Ⅳ、Ⅴ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5)品种⑥为
(6)④和⑥是否可看成同一物种?组卷:404引用:9难度:0.1 -
44.油菜物种Ⅰ(2n=20)与Ⅱ(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Ⅰ的染色体和Ⅱ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
(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
(2)观察油菜新品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
(3)该油菜新品系经过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 乙×丙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②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
③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组卷:651引用:4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