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一高高二(上)月考地理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11/15 19:30: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
1.如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完成1~3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0 26.0 3.5
该地可能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2.如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完成1~3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0 26.0 3.5
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3.如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完成1~3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0 26.0 3.5
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4.如图是我国某省气候舒适日数分布图。气候舒适状况与气温、湿度、风速有关。人体对温暖、凉爽的天气感觉舒适。读图,完成4~6题。
从图中等值线分布规律推测,甲、乙两地的气候舒适日数可能分别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5.如图是我国某省气候舒适日数分布图。气候舒适状况与气温、湿度、风速有关。人体对温暖、凉爽的天气感觉舒适。读图,完成4~6题。
与丙地相比,甲地气候舒适日数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6.如图是我国某省气候舒适日数分布图。气候舒适状况与气温、湿度、风速有关。人体对温暖、凉爽的天气感觉舒适。读图,完成4~6题。
仅考虑气候舒适状况,最不适宜游客前往丙地旅游的月份是( )组卷:3引用:0难度:0.60
二、读图分析题(共40分)
-
42.界首市是安徽西北大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东汉时期,光武镇成为全国唯一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城镇。抗战时期,由于界首市交通闭塞,未受日军侵犯,上海、南京等城市商人纷纷迁入,一度人口剧增,商贾云集,贸易兴旺,有“小上海”之称。但20世纪90年代末,界首市一些大型企业关张停产,存量盘不活、增量引不进、工业结构性矛盾固化等问题暴露无遗,工业发展陷入困境。2017年,界首市提出了“打造双创高地、产业新城”的产业发展理念,逐 渐形成“一区四园“的空间发展格局,有60多家企业与多所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逐步完成走向制造业中高端的产业转型。如图示意界首市的地理位置。
(1)与界首市相比,指出安徽另一座有“小上海”之称的芜湖发展的优势条件。
(2)说明导致界首市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大型企业关张停产的原因。
(3)分析界首市打造中高端制造业的有利条件。
(4)简述界首市打造中高端制造业对当地的积极影响。组卷:3引用:2难度:0.5 -
43.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川藏铁路示意图。
材料二:2009年9月,川藏铁路正式动工。该线全线贯通后从成都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康定、林芝到拉萨,全长1629千米。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组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彩带,既有无限魅力又考验着这项伟大的工程。
材料三:川藏铁路沿线自然资源富足,其中玉龙铜矿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铜矿床之一,探明储量达650万吨。川藏铁路的修建,还将打通我国与南亚的陆路经贸通道。目前西藏的亚东和聂拉木口岸的出境通道也已纳入我国中长期路网规划。
(1)川藏铁路的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川藏铁路对西藏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2)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川藏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
(3)列举两例修建该铁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组卷:0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