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7 6:30: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4分。)

  • 1.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品类繁多,下列民间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19引用:4难度:0.9
  •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2g柠檬粉、果汁、白糖、1.5g小苏打、矿泉水瓶自制汽水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规范的是(  )

    组卷:31引用:2难度:0.8
  • 3.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组卷:884引用:26难度:0.9
  • 4.“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组卷:680引用:50难度:0.6
  • 5.二十大报告提出创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规划,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5
  • 6.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3难度:0.6
  • 7.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39引用:25难度:0.5
  • 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6

三、简答题(10分)

  • 24.用“W”型玻璃管进形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处是木炭粉末,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2)若a处是硫粉,则b处应增加
     

    组卷:55引用:3难度:0.7

四、综合应用题(10分)

  • 2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迫切需要,“双碳”工作指的就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达峰值”和实现相对“零排放”。
    (1)构成二氧化碳的元素为碳元素和氧元素,如图为碳、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在方框内将原子结构示意图补画完整。

    (2)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验证的微型实验装置。

    滴入盐酸时,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中1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图中2处出现浑浊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图中2处未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近年来“双碳”观念深入人心,“绿碳”和“蓝碳”也逐渐从观念走向行动。
    “蓝碳”是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封存,该过程会引起海水酸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被灌注到深海里的CO2,可以是气态、液态、固态。固态CO2可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
     

    (4)“绿碳”是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光照
    C2H5OH+3O2,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506g,则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组卷:27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