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11/14 4: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
1.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kg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8 -
2.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如图所示,医用外科口罩由口罩体、鼻夹、口罩带组成,口罩体采用三层工艺制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48引用:7难度:0.6 -
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起( )
组卷:17引用:2难度:0.8 -
4.称量质量为36g的物体时,往天平(砝码盒最小砝码为5g)右盘内添加砝码的正确顺序应该为(数值表示加砝码的质量,“↑”表示拿掉砝码,“↓”表示加砝码)( )
组卷:49引用:1难度:0.7 -
5.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6 -
6.在航空领域,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01引用:30难度:0.7 -
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
组卷:732引用:12难度:0.8 -
8.如图是2020年4月11日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一种传言。针对这一网络传言,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合理的是( )
组卷:65引用:1难度:0.8 -
9.小欢在探究水结冰的实验中,将水杯装适量水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内,部分水结冰,冰表面正好与杯口相平,此时水的体积刚好为总体积的一半,此时冰、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110g;然后将水杯取出,当冰全部熔化后,向杯中加入5cm3水,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已知水的密度为1.0g/cm3,冰的密度为0.9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9引用:1难度:0.6 -
10.如图所示是某学校组织的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中定点投篮比赛的情境,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62引用:3难度:0.5 -
11.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小萍从t=0开始,每隔2s记录一次物块A的位置(用“•”表示物块),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68引用:4难度:0.7
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48分。23题每题2分,解答29、30题时应有解题过程,其它每空1分)
-
32.小华学习了测量密度的知识后,就想利用家里的一个电子秤、一个锥形瓶和水,粗略地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如图,他先测出空瓶的质量m0,然后将瓶子将装满水,测得瓶和水的总质量m1,再将瓶子装满油,测出瓶和油的总质量m2,则:(ρ水=1.0×103kg/m3)
(1)瓶子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多大?
(2)椰子油的密度?组卷:106引用:2难度:0.6 -
33.阅读下面的短文
理想实验法
理想实验法(又称思想实验法,实验推理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它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但得出的规律却又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科学家们为了解决科学理论中的某些难题,以原有的理论知识(如原理、定理、定律等)作为思想实验的“材料”,提出解决这些难题的设想作为理想实验的目标,并在想象中给出这些实验“材料”产生“相互作用”所需要的条件,然后,按照严格的逻辑思维操作方法去“处理”这些思想实验的“材料”,从而得出一系列反映客观物质规律的新原理,新定律,使科学难题得到解决,推动科学的发展,理想实验法又称推理法。初中阶段我们接触过伽利略理想实验。
(1)如图甲所示的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只填写序号)
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如图乙所示的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上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只要这门炮的威力足够大,炮弹的速度足够快,炮弹就可以围绕地球不停的转而不会掉下来。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2)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 。
(3)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 。
(4)想想看,之前初中物理学习中,在研究什么问题时用到过理想实验的方法?请举一例。组卷:86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