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韶关市北江实验中学九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模)
发布:2025/1/4 22: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下列物理量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组卷:145引用:5难度:0.9 -
2.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组卷:1886引用:66难度:0.9 -
3.在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如图甲,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472引用:11难度:0.5 -
4.如图使用共享单车,利用手机扫二维码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8引用:2难度:0.8 -
5.如图所示,利用图像可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图图像大致描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69引用:5难度:0.6 -
6.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16引用:141难度:0.9 -
7.如图是某品牌的抽油烟机,主要部件是照明灯和抽气扇(电动机),它们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抽气扇有“强吸”和“弱吸”两个挡位,功率大小不同。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组卷:2651引用:29难度:0.7
六、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
-
22.2019年5月23日,中国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速度可达600km/h。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来推动的列车,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减少了摩擦力,行走时不同于其他列车需要接触地面,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400km/h以上,中低速磁悬浮则多数在100-200km/h。这种兼具高速与中低速交通优点的新型磁悬浮列车将为我国城市间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绿色轨道交通工具。
(1)磁悬浮列车利用同名磁极相互 的原理使车体与轨道不接触,在轨道上方几厘米的高度上飞驰,避免了来自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2)如图2所示,列车站台设计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原因是:进站时列车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冲上站台;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说,当列车出站时从高度较高的地方下行,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 ,节省能源。
(3)如图3所示,当列车进站时,乘客必须站在站台和黄色线以外的位置候车才安全的原因是:当列车进站时,靠近车的地方,流速大压强 (选填“大”或“小”),容易把乘客吸到车旁,造成危险。
(4)当列车在水平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静止站在车厢中的乘务员和车厢地面之间 (选填“有”或“没有”)摩擦力。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乘坐列车时看见两旁树迅速向东退去,则列车相对于轨道正在向东行驶
B.磁悬浮列车在行驶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车窗采用双层玻璃,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行李架正上方都装有小平面镜,方便乘客观察行李架,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组卷:146引用:3难度:0.6 -
23.如图甲所示,太阳能路灯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该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白天光线强时,太阳能电池板为蓄电池充电,夜晚光线弱时,蓄电池为电灯供电照明。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乙,工作时能量流程图如图丙。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最主要的是晶体硅材料,它的基本原理是光电效应。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只有入射光的频率高于一定值时,才能激发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电荷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但使物质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或在物体两端产生电压的现象。下表为该太阳能路灯的部分技术参数。能量密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电池可以存储的电能的多少。为了能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更为长久,在充电至蓄电池组容量的90%时即停止充电,放电余留10%时即停止电能输出。
太阳能电池板 蓄电池 LED灯 电池板的总面积 0.5m2 电池能量密度 40W•h/kg 额定电压 12V 光电转化效率 20% 质量 10kg 额定功率 10W
(2)乙图中,当白天光线强时,S与 接通(选填“b”、“c”),太阳能电池板是利用 (选填“内”或“外”)光电效应工作的,该过程所涉及的能量转化为 。
(3)如图丁所示,为可见光中不同色光所对应的波长。如果用绿光照射某种物质表面,会发生光电效应。那么用 (填“红”或“蓝”)光照射这种物质的表面也会发生光电效应。
(4)当太阳光照射到电池板表面处每平方米的功率为1000W时,1h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提供的电能为多少J?若这些电能由燃烧煤提供,则至少需要完全燃烧多少kg的煤?请写出详细计算过程。(煤的热值q煤=3×107J/kg)组卷:91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