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昭通市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9/6 3:0:8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共50分)
-
1.我们的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下面同学的做法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①在电视上观看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的新闻报道
②与同学交流有效的学习方法
③每天都在睡前洗洗澡
④关注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组卷:2引用:2难度:0.5 -
2.昭通市某校八(2)班道德与法治老师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几个村庄开展农村生活环境调查活动(过程如下),受到各方好评。这一活动告诉我们要( )
①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只有实践才能获得知识
③关心家乡的建设
④保护青少年的身体组卷:4引用:2难度:0.5 -
3.人的成长是不断_____的过程,人的身份是通过_____确定的。( )
组卷:36引用:7难度:0.8 -
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小区里,我与张阿姨是邻居。我与张阿姨的关系属于( )
组卷:87引用:9难度:0.7 -
5.“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逢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旨在告诉我们( )
组卷:37引用:11难度:0.9 -
6.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也越来越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不仅如此,人们还从网络中了解到许多有用的信息,结交到许多朋友。这说明( )
①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②网络交往提高了人们活动的质量
③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今后我们无论什么东西都要到网上去购买
④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组卷:29引用:16难度:0.7 -
7.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服务冬奥会的行列,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③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④关心社会,追求名誉组卷:22引用:4难度:0.5 -
8.下表中对王某某同学“微行为”的“微点评”,你认同的有(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看朋友圈有人发布疫情信息,立马转发 具有媒介素养 ② 报名志愿者 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③ 遇到不会的题目,直接在网上搜答案 体现合理利用网络 ④ 发现同学遇到困难,积极帮助 关爱他人 组卷:1引用:2难度:0.8 -
9.“刷脸”支付、“刷脸”开门、“刷脸”进站人脸识别应用五花八门,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风险也如影随形:2元就能买上千张人脸照片;3D打印技术可制作逼真面具;有人利用“AI换脸技术”非法获取公民照片进行一定预处理,而后再通过“照片活化”软件生成动态视频,骗过人脸核验机制,进而盗窃公私财产这主要表明( )
组卷:47引用:15难度:0.8 -
10.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不礼则不宁。”下列对这句话所蕴涵的道理认识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3难度:0.8
三、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24分)
-
30.昭通市某中学八年级(3)班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话说身边事”和“新闻分享”活动。下面是小坤同学说的身边事和分享的新闻,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2022年10月9日,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对我们说: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绝不是“法外之地”!它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规则。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有边界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文明社会的任何一种自由和权利,都不可能是无限制的肆意妄为、随心所欲,而应是由规则所规范、所保障的。
(1)请运用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材料二:【相互尊重】
2021年5月20日,在新疆石河子某执勤点,一名2岁半的萌娃看到警察叔叔正在站岗,便走过去给叔叔敬了个礼,叔叔看到后也暖心地给他回了个军礼。看完这个视频,无数网友为他们点赞。
(2)网友为什么要对材料二中的人物点赞?
材料三:【坚守诚信】
2021年7月1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拟对失信主体实施限制市场或行业准入、限制消费、限制出境、限制升学等惩戒措施。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3)根据材料三,请你谈谈诚信的重要性。组卷:5引用:2难度:0.4 -
31.昭通市某校八年级(2)班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开展了法治主题活动,下面摘录了其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环节一 情境表演
同学甲 今天,你爸怎么没有开车送你到学校啊?
同学乙 真倒霉!昨天我爸开车没有礼让行人,被交警罚款了!
同学丙 我爸的朋友更惨,醉酒驾车,被判了刑。
同学甲 交通安全无小事,司机行人要重视。违法驾驶代价大,遵规守法要牢记!
环节二 模拟法庭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郑某某在送交快递过程中,多次窃取他人物品,性质较严重。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郑某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款人民币二千元。类型 旷课 夜不归宿 侮辱他人 强行索要财物 比例 89% 82% 75% 68%
(1)请你对环节二中判决书中的错误内容进行修改。
(2)请你回答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关系。
(3)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与犯罪?组卷:3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