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教科新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2020年单元测试卷(7)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

  • 1.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
     
    的单位,简称“牛”,用符号
     
    来表示。

    组卷:2引用:6难度:0.8
  • 2.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
     
    ;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组卷:2引用:7难度:0.8
  • 3.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
     
    ,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
     

    组卷:39引用:19难度:0.7
  • 4.飞行的子弹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啸的狂风将大树连根拔起,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它们都具有
     

    组卷:42引用:19难度:0.8

二、选择

  • 5.树上的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受到自身(  )的作用。

    组卷:13引用:6难度:0.8
  • 6.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面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

    组卷:62引用:106难度:0.7
  • 7.下面物体中,靠反冲力运动的有(  )

    组卷:4引用:8难度:0.8

五.实验探究

  • 20.下面是401班同学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实验记录。请填写完整。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实验次数 小车行驶距离 平均距鬲
    10 1 80cm
     
    cm
    2 85cm
    3 84cm
    20 1 182cm
     
    cm
    2 180cm
    3 184cm
    30 1 290cm
     
    cm
    2 297cm
    3 292cm
    (1)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2)分析数据可知: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
     
    ,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3)实验三次的目的是?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21.401班进行了撞击实验,记录如下表。
    坡度 示意图 木块滑行距离(厘米) 平均距离(厘米)
    坡度一 第1次 1.2 1.2
    第2次 1.3
    第3次 1.1
    坡度二 第1次 2.3 2.4
    第2次 2.5
    第3次 2.4
    坡度三 第1次 3 3.2
    第2次 3.2
    第3次 3.3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斜坡的同一位置释放
    B.要在木块的起始位置和停止位置做标记
    C.坡度高是用大车,坡度小时用小车
    (2)实验结论:
    坡度越大,释放小车时的位置越高,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
     
    ,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就越
     
    。这说明,小车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
     

    组卷:36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